深圳晚报 2019-11-03
深晚报道丨读书月中的深图无限精彩,150场活动打造阅读盛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3 日,第二十届深圳读书月 " 图书馆之城 " 系列活动在深圳图书馆水幕广场正式启动。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王楚宏,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党组成员、巡视员张杰,深圳读书月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昌龙,深圳图书情报学会理事长、深圳图书馆馆长张岩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仪式,并参观了 " 在图书馆发现世界 " ——第三届 " 阅在深秋 " 大型户外公共读书活动。

今年,深圳读书月迎来了 20 年的重要节点,开启了新的篇章。作为市民终身学习场所和全民阅读重要阵地的深圳图书馆,围绕读书月年度主题 " 先读为快,行稳致远 ",以为祖国喝彩为基调,以建设书香社会为宗旨,共将举办活动约 150 场,其中重点活动 20 项,引领鹏城的全民阅读热潮。本届读书月活动比往年更为丰富与厚重——既有学术与人文的高端引领,如 " 南书房夜话 " 五周年系列活动、" 人文讲坛 "100 期特别策划等;也有生动温馨的阅读 " 嘉年华 ",如 " 阅在深秋 " 公共读书活动等;有对读书月 20 年芳华的温暖回顾,也有专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而推出的主题书展等活动。同时,深圳图书馆还将在本月 " 解锁 " 不少新的借阅服务模式,为读者带来更多阅读乐趣。

探阅读之 " 深 " —— " 深圳学人 • 南书房夜话 " 五周年,探讨学术品牌之路

今年,深圳图书馆的学术品牌活动 " 深圳学人 • 南书房夜话 " 将迎来五周年纪念。为此,深圳市社科院和深圳图书馆联合特别策划专题活动,举办文化沙龙与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梳理 " 南书房夜话 " 活动开展经验,展望其未来发展路径。

11 月 2 日 19:00-21:00 举行的文化沙龙主题为 " 以对话促进城市学术文化繁荣 ",邀请了国务院参事王京生,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书记、院长吴定海,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联合会)党组成员、副院长王为理,深圳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张岩围绕城市学术文化的话题展开对话。

11 月 3 日 10:00-12:00 举行的社会各界人士座谈会主题为 " 学术文化与城市人文精神培育 "。深圳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市社会科学院、市图书馆负责人," 深圳学人 · 南书房夜话 " 主讲嘉宾代表,媒体代表,读者代表等出席座谈会,汇集百家观点,探讨城市的学术文化繁荣兴盛与人文精神涵养培育的有效路径。

" 深圳学人 • 南书房夜话 " 创办于 2014 年 11 月,旨在搭建学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思想交锋,推动深圳学派构建。目前," 南书房夜话 " 已经被打造成一个受到广泛关注,产生较大社会反响的深圳品牌学术沙龙,一路走来,历经 5 年、7 季、105 个夜晚,228 人次的嘉宾学者走进南书房,近 9000 人次市民读者现场参与。

品阅读之 " 精 " ——领读人文与经典,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聚焦时代主题与国家建设,深圳图书馆还将在 11 月推出多场名家讲堂,为今年读书月活动注入厚重的历史沉淀和理性的人文思辨。

为丰富市民读者精神文化生活,构筑面向大众的思想主阵地,深圳图书馆于 2017 年创建 " 人文讲坛 " 品牌活动,旨在搭建知名专家学者与社会公众的双向沟通桥梁,传播人文知识,塑造人文精神,提升市民人文素养,讲坛已相继邀请章必功、景海峰、冯达文、李大华等近 50 名全国各地专家学者开展讲座。在 " 人文讲坛 " 开讲 100 期之际,深图推出特别策划,以 " 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精神构建 " 为主题,邀请华中师范大学原校长、党委书记,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马敏;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欧阳祯人;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永义;深圳大学哲学系教授、宗教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李大华四位文史哲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人文精神构建开展高端对话。

此外,2019" 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 " 专题讲座于 11 月 2 日 15:00-17:00 在深圳图书馆五楼报告厅举行,活动邀请马敏教授以 " 回归宁静——梭罗《瓦尔登湖》的历史启示 " 为主题,介绍梭罗的生平和他所倡导的自然主义思想,分析其历史意义,探讨梭罗思想对现代社会面临挑战(如环境问题、社会病、心灵创伤等)的启示,最后落脚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回归宁静。这是一次回归经典之旅、回归自然之旅、回归心灵之旅、回归思想之旅。

领阅读之 " 众 " —— " 阅在深秋 " 共享公共阅读嘉年华,在图书馆发现世界

深秋,是鹏城最美的季节。11 月 3 日," 阅在深秋 " 公共读书活动第三次与这座城市的爱书人共赴这场书香之约。

第三届 " 阅在深秋 " 公共读书活动以 " 在图书馆发现世界 " 为主题,由深圳图书情报学会、深圳图书馆联合全市公共、高校图书馆共同举办,自 2017 年启动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两届,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届活动于 11 月 3 日 9:00-17:00 在深圳图书馆水幕广场举行。由各参与图书馆自行创意,以文献展示、现场阅读、数字资源推介、自由交流等方式,展示图书馆丰富多元的文化功能和社会化合作成果。

在现场,每个区域就是一个独立的小图书馆,并将举办不同形式、各具特色的户外阅读文化活动,在展示 " 图书馆之城 " 阅读文化新生态的同时,也让温馨的共读场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赏阅读之 " 美 " ——读书论坛云集顶级大咖,知美学堂演绎古典美学

颇受市民读者关注喜爱的深圳读书论坛延续演讲对话的形式,将邀请多位名家大咖亮相高端论坛。其中,余秋雨、毛尖将分别莅临深圳图书馆为读者带来 " 中国文化之脉 " 和 " 我们这一代的爱和爱 " 主题分享。11 月 30 日,围绕 " 城市与阅读 " 主题,王京生、聂震宁、朱永新将于深圳图书馆报告厅开展读书论坛重头戏—— " 在历史的天空下 " 对话。

" 知美学堂 " 中国艺术之美系列大家讲坛则邀请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齐东方,主讲 " 财富与艺术——中国古代金银器的魅力 ",以 " 错彩镂金 " 的工艺美术展现中华民族古典美学的独特文化魅力。

以阅读 " 喝彩 " ——打卡深图,主题展览为祖国献上声声祝福

今年正值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深圳图书馆在国庆期间开展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图书展,并将延续到读书月期间。

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大厅举办的本次主题图书展包括 " 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 " 和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两大主题。图书展回顾了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走过的辉煌历程,展示新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展览同步推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文献,重点展出习近平总书记著作以及内容权威、解读准确的学习读物,包括习近平总书记著作、讲话单行本,以及权威部门等编写的论述摘编、学习读本、思想研究、用语解读、描写习近平总书记工作生活经历的作品,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党建、外交等领域。

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 " 地球第三极 "。这里是地球上如同南极、北极一样的存在,它像南极、北极一样遥远、辽阔、雄伟、壮丽。第三极户外影像巡展及分享会首站落地深圳,于 11 月 2 -18 日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大厅举办《中国国家地理》第三极户外影像展,通过摄影师户外影像作品的展示,用视觉形式解读西藏之美,让大众了解 " 第三极 ",了解雪域高原的极净之路。11 月 3 日举行的分享会则以 " 极净之路 " 为主题,邀请《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签约摄影师、纪录片导演、西藏自治区摄影家协会理事卡布做客深圳图书馆报告厅,分享西藏故事。

享阅读之 " 便 " —— " 鹏城励读证 "+" 鹏城小书屋 ",阅读关爱不止步

今年 8 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发布,要求深圳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圳 " 图书馆之城 " 响应号召,包括线上线下的借阅服务将在读书月期间优化升级,更好地满足市民基本公共文化需求,推动全民阅读深入持久地开展。

今年 11 月起,在深市民只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即可在市内加入统一服务的公共图书馆或市、区馆微信服务号实名免费申办 " 鹏城励读证 "。" 鹏城励读证 " 有 " 免证免押 " 两大特点,可以无须领证和交借书押金即可申办具有借书权限的读者证,在全市加入统一服务的 313 家公共图书馆和 296 个自助图书馆通行;可借阅中文图书 5 件 / 册;可免费访问市、区图书馆数字资源;可通过扫码方式或使用二代身份证登录各馆网站和自助服务设备,市民利用图书馆将会变得更加便捷。

深圳图书馆联合深圳市关爱办开展了 " 鹏城小书屋 "2019 流动捐书计划,为深圳的主要水源地——东江上游江西寻乌的三标乡中心校、罗珊乡中心校、丹溪中小学、水源中小学、菖蒲中小学、留车镇中心校等 6 个乡镇中小学及其下辖的 58 个村小和教学点的 7000 余名学生,募集 2 万册以上八成新适合青少年儿童阅读的课外图书。捐书活动从 9 月 11 日持续到 2020 年 1 月 10 日,共有 6 个网点接受市民爱心捐赠,包括位于深圳图书馆二楼的深圳捐赠换书中心、以及必胜客东方雅苑分中心、必胜客水榭春天分中心、大生体育公园分中心、坪山创新广场分中心、宝安区图书馆分中心,欢迎广大市民朋友积极前往捐书,传递关爱,共享阅读。

觅阅读之 " 乐 " ——传统技艺与现代思辨,多元呈现阅读文化内涵

读书月期间也是深圳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与宣传月。为满足古籍藏友和爱好者的学习渴望," 书香古韵 · 有志同行 " ——深圳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第三期将向社会招募新学员,开展古籍修复理论与实践教学工作,深入了解古籍保护的知识技能与操作方法。考核合格的学员将作为专业志愿服务者,参与古籍保护与宣传工作。

同时,深图还将举办书香非遗——传统手工艺体验,邀请传统手工艺人和专业志愿者现场指导读者体验碑帖拓片、剪纸、棉塑、麦金画、剪影等制作过程,通过 " 摸得着的体验 " 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和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相呼应的是,由深圳图书馆、读特 APP 举办的 " 思维之星 " 深圳大学生思辨大赛今年将进入第五届。这场思辨类赛事活动旨在激发当代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引导参赛选手从不同的视角观察和思考问题,寻求最优解决方案,努力发现真理。前四届思辨大赛针对科技互联、文化教育、城市建设、社会管理、人才发展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已进行了有益的思考与探讨。今年,围绕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思辨大赛将 " 深圳教育如何示范 "" 深圳如何打造民生幸福标杆 " 等纳入论题,并首次引入提交调研报告环节,注重大学生社会调研能力培养,引导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关注社会问题。

追阅读之 " 新 " —— "e 系列 " 放大招,让数字阅读触手可及

除纸质阅读外,推广数字阅读的 "e 系列 ",也将带领读者探索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使用。"e 读 • 读书会 " 线下分享会以 " 互联网时代的新阅读 " 为主题,邀请 " 优秀阅读推广人 "、作家麦小麦与广大读者分享互联网时代的阅读风向;"e 站 • 市民信息素养公益课堂 " 将围绕思维导图、微视频等常用软件与工具使用,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开展多场讲座,助力市民读者提升信息技能;"e 屏 · 瀑布流电子图书扫码借阅系统 " 正式启用后,500 余本最新畅销电子图书以瀑布流形式进行呈现,市民手持智能手机等终端即可轻松扫码阅读电子图书全文,实现自助借阅服务。

今年读书月期间,作为全民阅读推广主窗口、主阵地的深圳市各级各类图书馆都将为市民献上丰富的阅读盛宴。据不完全统计,读书月期间,全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组织的各类型活动达 880 余场次,其中重点活动约 132 项。一系列多元化阅读活动贯穿深圳读书月,与市民相约金秋,共享 " 悦 " 读。

深圳晚报记者 李福莹 摄影冯明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