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1-08
砖窑厂里享受烛光晚餐?千年古镇华丽蜕变成创意文化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 / 文 顾闻 / 摄)你有想过,在砖窑厂里喝着咖啡、享受一顿烛光晚餐吗?11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跟随 " 美丽中国 • 网络媒体生态文明行 " 采访团,深入苏州昆山锦溪镇祝甸村,在这个总人口只有 786 人的小村落里,却藏着华东地区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古窑遗址。为了保留文化、改善生态,村民们自己关停了老砖窑厂,将厂区改造成了为有咖啡馆、有展厅的时髦文化园,走出乡村文明建设新路子。

△如今华丽转型的祝甸砖窑文化园

千年古窑镇,生态问题让村民关了厂

在水乡锦溪,一直有这样的一个说法:" 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 "。苏州昆山的锦溪镇曾是皇家金砖的出产地之一,景色秀美的祝甸村内,现在还留存着明清时候的古砖窑遗址。" 从最早有记载开始算,锦溪镇到今天已经有 2500 多年的历史了。" 锦溪镇党委宣传委员赵瑜告诉记者,这里的村民祖祖辈辈都从事着与砖有关的工作,有着砖和窑的深刻记忆。

现代快报记者看到,祝甸砖窑文化园的外立面,一排排红色的锦溪砖紧密的排列在一起,严丝合缝,透露着古老手工的美。然而,老砖窑厂的烧砖工艺,对祝甸村也带来了环境问题,尤其是烧制砖块时的废气、废水排放,对村内的水环境和空气均有一定程度的污染。" 城市在发展,乡村也要发展。经过村民讨论,最终决定将老砖窑厂关闭,重新规划。" 赵瑜说,但是规划做什么呢?一直困扰着祝甸村。

△如今华丽转型的祝甸砖窑文化园

2012 年,锦溪镇开始对外招商,决定保留老厂房原貌,利用 " 微整型 " 将窑厂变创意文化园。2015 年,锦溪祝甸村古砖窑文化项目正式开工。如今,在原淀西砖瓦二厂厂房基础上,改建的文化馆已经完成,陈旧的历史建筑被注入了新的灵魂,文化馆基本保持厂房原有的形象,建筑内部采用生态竹木、轻钢、土瓦等材料,在光影变换中创造轻松、自然的室内环境。

△砖窑文化园咖啡店

在砖窑厂里品咖啡,新乡村让年轻人回归

" 现在的祝甸村‘容光焕发’,以前不能想象在这样的小村,也能品上一杯咖啡,享受假日时光。" 赵瑜介绍,现在,在朝向长白荡一侧,增加了新的亲水平台,砖窑文化馆的一层主要用作小型主题课堂和文创书集书屋等公共开放空间,进驻了一些个性小店,比如咖啡厅、西餐厅、书屋等,二层则为砖文化展示区及相关功能配套,游客可在此细细体验砖瓦历史,品味乡村古韵。

事实上,祝甸村的改造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本身。" 自从有了这个项目后,对周边的村民观念上开始改变,他们有了一个活态的模版,可以来学习,同时引起思考。" 赵瑜说,很多村民也成为了文化园的一份子,很多年轻人也开始回来工作,有的担任餐饮店厨师,有的成为民宿管家。

" 今年村上举办的书香艺术节受到很多人喜欢,2020 年,我们打算做一个书香艺术季活动,为周围村民带去文化大餐。" 赵瑜表示,祝甸村的成功转型,对这里的人和环境产生巨大改变,也为乡村旅游项目、文明建设提供了一条开创性思路。

(编辑 李蔚蔚 高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