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 见习记者 徐可)你有多久没吃过妈妈做的菜了?你还记得家乡菜是什么味道吗?有一本小说,它写下了一家两代人的食谱。在那些缤纷的菜肴背后,是老上海的家长里短,是大时代的悲欢离合,也是小人物的爱欲嗔痴。
△交流会现场
11 月 10 日,著名作家唐颖带着她的新书《家肴》来到南京凤凰云书坊,和观众们一起分享心中最美味的那道菜肴,以及背后最难割舍的情感。
唐颖热爱书写上海,也擅长书写上海。这一次,她以家族小说的笔法,将眼光聚焦于一个普通的上海人家,写出了一部新老上海的食色录。《家肴》中有许多关于饮食的描写,从青团、年糕、绿豆汤,到酱鸭、蹄膀、红烧肉,唐颖那看似闲闲的几笔,让食物不再是食物,而是情,是念想。
△唐颖
" 小说里写到一个细节,上海人做凉拌黄瓜,不是拌,而是颠。书中一个角色说,当他在颠黄瓜的时候,他就会想起家乡。手一旦放下,他就不再想了。" 唐颖说,这次,她就想写日常生活,写菜谱,以及做菜的手势,因为这就是生活。" 无论历史怎么变换,普通上海人家的生活是不变的,这是生命力的延续。家庭一代代传承下去,菜肴将家人勾连在一起,于是菜肴就变成了象征。"
小说中,还有一些老一辈的人,他们看似离经叛道,但唐颖却对他们喜爱有加。" 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已经一无所有了,却还是要做头发,吃走油肉,尽量让自己看起来体面,是难以理解的事情。但现在我再去看他们,却觉得他们的生命力很顽强。" 透过食物,唐颖看见的是亲情的力量,也是人性的坚韧。
打开这本书,就像打开上海老弄堂的那道门。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本小说不仅呈现了 14 道上海家常菜肴,还附有老上海彩色地图,将消失的生活场景和物什一一还原。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