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12
深晚报道|深莞毗邻党建引领茅洲河治水——走进碧头社区,感受现代化社区治理新面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茅洲河发源自深圳境内的羊台山北麓,自东南向西北流经石岩、公明、光明农场、松岗和沙井等地。茅洲河下游的东宝河,将东莞市与深圳市隔离开来,河畔有两个隔河相望的社区——松岗街道碧头社区和长安镇锦厦社区。长期以来,两地人员交往、经贸往来密切,自开展毗邻党建活动以来,双方无论是在茅洲河治理方面,还是在社区现代化治理上,都呈现出新的、可喜的变化。

昔日茅洲河水臭,今日碧道白鹭飞

碧头社区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西北部,面积 2.21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2.5 万人。现有股份合作公司 1 家、工业企业 241 家、" 三小 " 场所 376 家、出租屋 391 栋 1 万多间套。与其他社区相比,碧头社区面积不大,常住人口也不多,但这里却有着最吸引人的所在:一条 5 公里长的茅洲河绿道,如同一条玉带,为碧头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晚饭过后,或者平日休息时间,漫步在茅洲河碧道,感受着清爽的河风,时常能见到一群又一群的居民,在这里散步、晨跑、打拳、做操,或者只是单纯享受这水清岸绿的河景。

与其他只是欣赏美景的市民不同,今年 66 岁的碧头社区原居民蔡桂森有一个新的身份——他是碧头社区 " 银河护卫队 " 的成员之一," 我们每天早晚都要到河道边走一遍," 蔡桂森和一群平均年龄在 64 岁的老伙计们一起,负责巡查碧头社区河段的碧道,捡拾沿途岸边的垃圾," 现在,这条碧道上不仅有我们社区的居民,还有其他社区的居民,他们会沿着这个河道一直往下走去锻炼。" 蔡桂森觉得,如今茅洲河的 " 美颜 ",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很多人见我们捡垃圾,也会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现在这里很漂亮很干净了。"

护河的队伍一直在扩大。今年 7 月 17 日,松岗街道和长安镇签下 " 毗邻党建 " 合作框架协议,提出从 " 党建共抓、经济共促、文化共建、法治共举、社区共荣、水体共治、治安共护、交通共畅、人才共育、阵地共享 " 十方面开展结对共建。如今,不止是碧头社区的 " 银河护卫队 ",两岸的社区工作人员、普通居民、志愿者们也加入了巡河护河的人群当中,他们跨过河岸,打破行政地域的阻隔,定期到双方的河岸边开展结对共建,巡河治理。

茅洲河的整治让河水变得清亮,同样也给两岸的居民带来许久不见的鹭鸟。但在开始治理前,茅洲河碧头段可不是这个样子。相关资料显示,2015 年,茅洲河碧头段两岸都是乱搭建的铁皮窝棚以及各种工业厂房,许多沿河的企业直接将排污管深入河中,河水常年都是臭气熏天。为了让河水治理工作有序进行,碧头社区居民做出了很大努力,让出施工作业面积 6.3 万平方米,其中拆迁永久性建筑 2.1 万平方米,临时性建筑 1.3 万平方米。

" 保护茅洲河的力量是逐渐壮大的," 社区工作人员说," 通过毗邻党建活动,两岸居民的护河队伍有了组织,这样不仅协助了河长做好日常河道巡查,还能搜集更多对水域岸线保护的意见。" 如今,碧头社区引导成立银河护卫队、小茶壶儿童义工队等志愿团体,共开展护水治河、安全出行、环境整治、文明城市宣传等社区活动约 4000 人次,上报整改偷排污水、河面漂浮杂物、护栏缺口等问题 24 个,现场劝离攀爬河堤、下河戏水等 40 余人次,及时救援失足落水者一名。

毗邻党建促活力,家园扮靓提升居民幸福感

" 水相连,地相依,业相近,人相亲 ",在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关键节点,松岗和长安两地的毗邻党建合作显得尤为关键。以毗邻党建工作为抓手,将投入超过 300 万元打造跨区域茅洲河党建服务中心," 党建 +" 模式有了更多丰富的打开方式,在这里,基层党建工作成为了一个个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具体项目。

有态度、有温度,实实在在的党建才能更有生命力。碧头社区在充分利用好 " 五员进社区 "、" 党代表工作室 " 等平台收集、解决群众困难的同时,还与松岗法庭开展了结对共建,探索开展巡回法庭、座谈交流、参观学习等活动,并设立松岗街道首家源头治理劳资纠纷试验区试点开展远程司法确认室,打通了联系和服务职工的 " 最后一公里 ",建立了法制 + 矛盾纠纷快速处理机制,对有效预防和化解劳资纠纷,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党员带头,担子担起来,党建引领,居民生活好起来。今年,碧头社区以推动社区品质提升为目标,从环境微改造入手,补齐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目前,投入超过 2500 万元的第三工业区文化广场升级改造、旧四海公园升级改造等 40 多项工程正在努力推进中;碧头南路、佘屋东路、许屋路等 6 段社区道路改造已完成;碧头公园和碧泰园等 5 个公园广场的配套设施已基本完善;社区内上百个便民充电桩、便民凳等便民微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辖区内 3000 多平米文化墙粉刷完善,成为茶余饭后社区居民休闲娱乐新的网红打卡地。

" 团结、拼搏、奋斗 ",这是碧头龙舟队领队兼教练蔡亦佳告诉我们的碧头龙舟精神。在党建的引领下,碧头社区的文体事业发展也呈现出红火的状态,居民参与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蔡亦佳告诉我们,社区组建了篮球、微跑、瑜伽、舞蹈、骑行等 5 个社团,累计开展生产竞赛、员工关爱、文化建设等文体活动 88 场次,宝安第一课 117 场次近 7000 人参加培训。同时,打造 " 党员在您身边 "、" 茅洲河长跑 "、" 职工篮球赛 " 等品牌文化活动,为居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国庆前夕, 碧头社区以 93 分顺利通过了 " 深圳市学习型社区 " 评估验收,计划在 2020 年通过民微项目培养和传承醒狮、龙舟等社区特色文化。

展望未来,碧头社区广大党员群众的信念更加坚定,信心更加坚决,步调更加稳健,在各级领导的指引和居民的拼搏下,碧头社区明天将更加美好。

深圳晚报记者 彭彩萍 通讯员 李寅龙 唐复军 编辑 孙中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