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系统全面应用的今天,深圳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通过庭审直播观看法官审案的每一个环节,感受司法 " 看得见的公平正义 ",这也是龙华法院 " 天天直播、当庭宣判 " 活动的初衷。
11 月 12 日上午 10 时 30 分,深圳市龙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并当庭宣判。该案与 " 小产权房 " 有关,社会关注度较高,整个庭审过程在中国庭审公开网和龙华法院官方微博、微信上同步视频直播,吸引近两万观众在线观看,网友纷纷留言 " 非常高效 "。
▲龙华法院现场审理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
该侵权责任纠纷案的原告为某能源公司,被告为史某。1992 年 8 月,原告与某建设公司签订《集资统建深圳市龙华区某村小型豪华住宅合同书》,约定原告选用小型豪华住宅用地编号为中区 162 号房屋,原告为此支付了集资统建款。
2019 年 7 月,原告发现 162 号房屋被史某非法占有,并擅自申报历史遗留违法建筑处理。原告某能源公司认为,史某的行为严重损害了自己的财产权益,遂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腾空房屋、恢复原状退还给原告,并支付房屋占用费 16 万余元。
龙华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并无证据证明其合法享有涉案房产的产权,且无证据证明其实际占有使用该房产,应先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该违法建筑进行处理。在涉案房产权属确定前,原告提起本案诉讼依据不足,故裁定驳回原告的起诉。
▲该案的整个庭审过程全程网络直播。
主审法官李知擎表示,目前,旧城旧村改造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但在房产建设不规范、违法搭建、加建、" 一房多卖 " 及 " 抵债 " 等问题的交织之下,各方利益的博弈及纠纷不断涌现,给旧城旧村改造带来巨大阻力。虽然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建立及发展,给规范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带来积极因素,但因现有登记制度未涉及 " 小产权 " 房或违法建筑的处理问题,相关问题仍需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对违法建筑情况进行普查,并制定违建处理规范化文件后予以处理,以兼顾旧城改造效率及真实权利人的利益公平。因此,在行政主管部门对违法建筑作出处理前,关于违法建筑确权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当事人可先行向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违法建筑作出处理。
今年以来,龙华法院将庭审网络直播作为在 " 互联网 +" 环境下利用新媒体推进司法公开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选择有典型意义的、公众关注度高、社会影响大的案件进行网络直播,并对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责任明确的案件进行当庭宣判。2018 年以来,龙华法院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开展庭审直播 2530 场,总观看次数达 68.7 万余次,庭审直播活跃度、开放度、丰富度迈上新台阶,充分显示庭审公开在提升司法能力、确保司法公正、展示司法自信方面的重要作用,以更加优质、高效、公正的司法产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的新需求、新期待。
深圳晚报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潘佳荣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