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文 / 摄)11 月 15 日,由南京市博物总馆主办的 " 饰古晖今——格致古社 · 嘉和堂传统银饰品珍藏展 " 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开展。展览分为首饰、装饰、摆件三个系列,共展出 316 件精品,呈现出传统银饰制作技艺的独特与精湛。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展览将持续至 11 月 30 日。
316 件展品均来自嘉和堂的主人周微,它们曾经在全国各地展出过,反响强烈。" 中国银饰文化历史悠久、品种繁多,民间老银饰品的型制及图案的创意大多取材于福禄寿喜、和谐美满、寓意吉祥的题材。尤其在明清时期,民间形成了‘无银不成饰’的习俗。" 周微说,传统银饰品不仅蕴含着民俗文化中的吉祥文化,还美化了人们的生活,同时它还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银鎏金花簪步摇、如意簪、盘鬓簪、镯子、银镂空指甲套 …… 展厅内,各种银饰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如意簪是较为高雅华贵的头饰,纹饰寓意吉祥,通常是已婚妇女佩戴的。" 周微指着并排在一起的三枚如意型状的银簪子说。细细看去,这三枚银簪子尺寸与纹饰稍有不同,簪身均朝前弯转。摆在旁边的则是步摇,簪首悬有小铃。" 主要作用是要求大户人家女性走路保持轻柔优美的仪态,小铃才能发出有节奏的悦耳铃声,急促走路则发出不规则的杂音令人心烦。" 周微幽默地在展厅内走路,向记者亲自示范。
《延禧攻略》《如懿传》等热播清宫剧中,各位贵妃娘娘们喜爱佩戴一类 " 点翠 " 发誓。乌黑如云的发鬓间是一抹夺目的翠色,行一步,翠色亦跟着流转,迷倒了皇上,也迷倒了万千观众。鎏金点翠双凤头饰、鎏金点翠嵌宝头饰、点翠磬形耳坠 …… 展出的展品中便有一套点翠首饰格外吸引人眼球。" 点翠工艺是传统的金银首饰制作工艺,它用翠鸟的羽毛黏贴在鎏金的银饰品上。" 据周微介绍,用点翠工艺制作出来的首饰色彩艳丽,光泽感好,而且永不会褪色。
宫锁、长命锁、银鎏金江山共老锁、银鎏金花丝珠花烧蓝磬形锁 …… 一件件别致的展品都承载着属于自己的历史。周微说,以喜庆、婚嫁为主题的宫锁的佩戴是从明清开始的,流行于京津山西一带。结婚时由新郎给新娘戴上,寓意富贵,且能锁住新娘平安一生。长命锁又称百家锁,是祈福延寿的吉祥物,多由小孩家人换百家零碎银两打造。" 长命锁上多有‘长命富贵、金玉满堂、文王百子、欢天喜地、三多九如’等吉祥文字。" 周微说。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