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锦绣中华迎来 30 岁生日,景区举办了 " 锦绣 30 再出发 " 锦绣中华 30 年辉煌成就 · 未来蓝图发布会。中国旅游集团总经理杜江,华侨城集团总经理姚军,华侨城集团老领导张整魁,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吴志伟,深圳市委统战部民宗局民族处处长方少鸿,深圳市旅游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宋强,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欧伟滨,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蒋洪,香港中旅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深圳锦绣中华副董事长吴强,华侨城旅游研究院院长、深圳锦绣中华董事长王刚,以及深圳锦绣中华全体经营班子出席了活动,深圳锦绣中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凡介绍了景区未来发展整体规划。
活动现场,举行了为先进员工、荣誉村民以及杰出老专家颁发荣誉证书等环节,感恩和致敬他们的曾经奉献和始终坚守。
据悉,1989 年,锦绣中华微缩景区开业,霎时间扬名四海,成为行业的焦点。园内的 82 处风景名胜基本按中国版图位置分布,景点比例大部分为 1:15,最大比例为 1:1,其一砖一瓦均按原景物比例缩小仿制,惟妙惟肖。这里荟萃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微缩 960 万平方公里锦绣河山。迷你版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敦煌莫高窟、黄果树瀑布 …… 让入园参观的游客叹为观止、流连忘返。
锦绣中华正式开放的第一年,便以接待游客超过 300 万人次、9 个月收回全部投资的奇迹,轰动了中国旅游界,并由此引发了主题公园的建设热潮。1991 年 3 月 26 日,国际小行星 " 锦绣中华星 " 命名仪式在锦绣中华微缩景区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第一个以旅游景区名称命名的小行星,是主题公园界的骄傲和唯一殊荣。截止目前,景区累积接待海内外游客近 7000 万人次,累计营业收入逾 50 亿元,利润总额超 15 亿元,向国家累计上缴税金超过 5 亿元,创造了长达 30 年持续盈利的行业神话。
为真实再现原景观的风格和艺术价值,在开始筹备建设过程中,锦绣中华建设团队就邀请原景物所在地的文物研究部门以及上百名著名的古建专家、雕塑艺术家、园林工艺专家、民俗专家当顾问或亲身投入创作。全国有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的 2000 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专程赴深圳进行雕塑创造。活动现场,锦绣中华邀请了一批 30 年前参与锦绣中华筹建的老艺术家、老专家、老员工重回锦绣中华,感恩和致敬他们的曾经奉献和始终坚守。
30 年来,深圳锦绣中华以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为经,以 56 个民族风情文化为纬,经纬交织之处,纳中华万里江山于一园,开创了中国主题公园发展先河,树立了 30 年公园长盛的典范。
锦绣中华将会开启下一个 30 年,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锦绣中华 · 民俗村将始终以中国主题公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的身份,坚持中国文化发展定位,坚持传承、延伸、畅想的规划理念,一如既往的坚持中国文化主题,弘扬中国精神。
锦绣中华将始终坚持文化内核,强化文化特色,借鉴现代手法,让中国传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鲜活呈现,打造出中国人自己的文化主题乐园。深挖中华文化内涵,传承创新民族节庆及民俗活动,为景区注入更多生机和活力,为游客带来更多体验和快乐;以演艺为特色表达民族文化精髓,以节庆为亮点渲染民族传统精神,以科技为手段深化民族文化体验,全面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极致魅力。以锦绣中华持续发展的 30 年为契机,一幅精品演艺 + 商业休闲;沉浸式体验 + 互动娱乐;科技原生村寨 + 绝技绝活的蓝图正在徐徐展开。
未来锦绣中华的核心文化,将从展示历史的中国,延伸到展示当下中国城市新风貌以及经济科技的新发展;营建方式从单纯地按比例仿建名胜古迹,延伸到当下及未来中国的沉浸式场景打造;体验方式也将从现有静态的观光体验转变为科技互动体验,让游客有参与性和娱乐感。
锦绣中华始终如一,坚守传统文化的根基,做中国文化的传播者。从历史辉煌延伸到现代辉煌,从近代成就发展为未来成就,锦绣中华将让世界体验中国,一个崭新的锦绣中华正在新时代的号角中再次踏上征程。
深圳晚报记者 吕玉亮 通讯员 杨雪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