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侯天卉)从事螃蟹产业 23 年,始终把诚信作为道德建设的基石,坚持 " 价格诚信、质量诚信、计量诚信、服务诚信 " 的工作标准,赢得了信誉,树立了品牌。高淳人民口中这个 "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就是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邢青松。11 月,江苏省委宣传部决定授予邢青松等 4 人江苏 " 最美诚信之星 " 称号。
刻字机刻下诚信的金字招牌
" 不诚信寸步难行。" 邢青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对客户诚信,对身边人的诚信,说话算话,做出的承诺一定履行是他的信条。
△工作中的邢青松
2002 年,邢青松委托科研部门研发了激光雕刻机,他要在每个从青松合作社出去的螃蟹背上打上 " 固城湖邢青松 " 六个字。邢青松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螃蟹背上刻字,是对每一只卖出的螃蟹负责,对消费者的公开承诺。现在这台刻字机依然保存在合作社内,时刻提醒着他,不忘初心。刻字机刻下的不止是名字,更是诚信的金字招牌。
李国华是邢青松多年的好友,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品质不好的螃蟹绝不会从青松合作社流出。
△邢青松在检验螃蟹
2008 年螃蟹销售旺季,青松专卖店内工作人员忙着扎蟹、装箱、贴封,店内一片忙碌。邢青松的姑姑在店内帮忙扎蟹时发现,一只螃蟹规格很大,看相很好,但脚却掉了两只。她心想,这对螃蟹的质量影响不大,就把它放进了包装盒内。后来,邢青松在检查中发现了这只螃蟹,严肃地批评了姑姑:" 质量不好的坚决不能销售!"
正是秉持着 " 质量第一、诚信第一 " 的原则,青松螃蟹拿到南京第一张 " 出国护照 ",走出国门,远销韩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甚至登上了中非论坛的餐桌。
真诚守信,以心换心
青松合作社为回头客提供了送货上门的服务。有一年南京的客户要一盒螃蟹,邢青松周围的朋友都劝他拒绝这一单生意,因为一盒螃蟹送到南京要一整天的时间,人力、物力成本都不够。但邢青松坚持把螃蟹送到了客户的手中,换回了一生的朋友。正是凭借这份坚持,才换来了客户、朋友的以心换心。
1992 年刚刚下海经商的邢青松对螃蟹养殖和销售没有经验,欠下了超过百万的外债。在这最困难的的时候,因为平时的待人真诚守信,许多农户、朋友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自愿将自家的螃蟹提供给他售卖。邢青松说," 我特别感谢当时把螃蟹提供给我的蟹农们,他们说,‘挣到钱再还,没有就算了。’ "
△邢青松与蟹农们在一起
舍小家,为大家
2016 年洪水的时候,合作社的蟹塘都被内涝淹没了,如果不及时排水,蟹塘内的蟹苗会被洪水冲走。邢青松为了保障蟹农们的利益,自费将自家的水塘挖了,将洪水引向自家水塘。" 我家可以有损失,但合作社的蟹塘不能有损失。" 邢青松说,虽然当时损失了三、四十万,但保住了大家的利益。
2008 年,邢青松牵头成立了高淳县专业合作社,沈宏斌就是第一批加入合作社的 94 人之一。他说," 合作社给社员们带来了实打实的实惠,而邢青松军人的意志和个人魅力深深的感染了我。" 跟着邢青松这样的领头雁,社员们在奔小康的路上感到十分踏实。
合作社通过 " 市场 + 专业化 + 基地 + 农户 " 的运作模式,由农户负责生产,基地保证质量,店铺面向市场,公司运作管理,在服务社员增收和促进全区水产业健康发展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蟹农们抱团经营后,既保证了螃蟹的数量,也保证了螃蟹的优质优量。2009 年底他又联合了 11 个专业合作社共同设立了高淳县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2010 年 5 月,成立江苏固城湖青松水产专业合作联社,成为江苏省第一个升级水产类农民专业合作联社,现有社员 3218 户,养殖面积达 13.68 万亩,带动 10 多万户增收致富。
" 今年全国螃蟹产量比往年高,价格就相对而言不太好。" 邢青松介绍说,未来他会考虑如何将品牌做大做优,带领村民们进行规模化养殖,做好螃蟹标准,提升螃蟹品质,带动村民发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