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1-27
深晚报道 | 隐在乡间的本土医学非遗:叶氏一家四代悬壶济世为人称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刚刚过去的 10 月份,在第二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中,起源于清代同治年间、已经传承四代的 " 叶氏中医正骨医术文化展示 " 引人关注。

近日,记者走访了叶氏正骨医术——龙岗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叶美容,这个稍显另类的深圳本地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没有专注于 " 种房子 "、开工厂、做生意,而是继承了太祖父、父亲衣钵,钻研医学,形成了自己独具一格的骨科治疗方法。

今年 67 岁的叶美容行医 50 多年,治好病人超过 30 万人,遍布现今的粤港澳大湾区诸多城市乡村。他同时仁心仁术,很多外来务工人员受伤后免费吃住在他家,治好后分文不收。

清朝的药柜 古老的中药铡刀

唯一一个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

10 月 18 日至 23 日的第二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活动中,位于龙岗区平湖辅城坳的深圳市叶氏中医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深圳叶氏联合诊所专门辟出展览室,还有叶美容早年看诊的泛黄的病历、处方和诊疗日志。

在展览室内,有一本后来抄录的《祖传跌打驳骨秘方》,线装书、毛笔字、文言文,古意盎然,记载着叶氏正骨术创始人——叶永阶,及叶永阶之孙叶连英总结的治疗骨伤及各种疾病共 69 个方子。

现场展示的都是泛着时光和人文温度的老物件,如展出了叶氏一族传自祖上的清朝中药柜、药箱、祖传药酒,还有上世纪60年代以来叶美容参加培训的资料、门诊卡片、手提式 X 光机、小公鸡研磨器、中药铡刀、" 药船 "、接骨散、跌打丸等。

老物件承载着叶美容自小耳濡目染的父亲叶连英行医救人经历,也承载着他在上世纪六七年代成为辅城坳卫生站的 " 赤脚医生 ",先后参加乡村医生培训考试,后在广州中医学院骨伤科附属医院进修的成长历程,多年积淀,叶美容奠定了叶氏正骨手法、绑扎敷药、穴位拔罐和祖传药酒、内服中药的治疗体系。

叶美容还在诊所旁建起了 " 叶氏本草园 ",走进园内,名贵的沉香树、红豆杉、大叶驳骨草、小叶驳骨草、大罗伞、小罗伞、两面针、首乌、田七、石斛等各类药材,长势茂盛 , 叶美容对其如数家珍。

不少药材都是他从种子开始培育,或从博罗、惠州等地的山区采摘和购买而来。而那棵名贵的沉香树,已经种植了十多年,郁郁葱葱。

" 叶氏正骨医术 " 也如本草园一样,开枝散叶。叶美容的三个儿子,获得广东医学院本科文凭的老大叶穗新和从广州军医大学毕业的老二叶穗强,已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加上从英国留学回来的三儿子叶穗坚,他的诸多治疗方式和药物得到进一步梳理和拓展,非遗传承脉络更加清晰。

2013 年 5 月 23 日,深圳 " 叶氏正骨医术 " 被正式认证挂牌,成为龙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人士介绍,在深圳市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统医术中," 叶氏正骨医术 " 是目前唯一一个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成功申报的代表性项目,意义重大。

免费救助来深建设者

感谢信、锦旗收了一堆 仁心仁术口碑流传

不仅仅因为唯一一个本土医药类非遗而被人关注,叶美容及其家庭的仁心仁术也一直被人称道。

在深圳市叶氏中医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展示厅内,诸多泛黄的诊所记录本上,记录着来自香港、澳门、广州、东莞等地的骨科病人赶到这个不起眼的乡间诊所来求医。有朋友笑称诊所的病人早已经遍布粤港澳大湾区了。

叶美容手写的一个小本子更是记录了他的 " 超前 " 思想—— " 为了便于病人得到及时治疗,先治病后交钱,特别是交通事故,需要及时抢救 ……"" 无生命危险,单方面骨折,但他无钱求医者,应做照顾治疗 ……。"

这个小本子上也记录了在上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来深建设者扎堆,安全意识不浓,工地事故、交通事故频繁时期,数十名无钱治疗者的情况。

叶美容回忆," 那时候喝了酒开着摩托车摔跤的,工地掉下来的特别多,我们家里、卫生站就一直人来人往的,一个床板就抬来了,一个三轮车就推来了,去大医院太远,他们身上也没钱、怕做手术,来找我的就特别多。" 只要人到了诊所,叶美容总是二话不说就帮人治疗,妻子谭秀明、三个儿子放学了和周末、寒暑假,甚至除夕、正月初一都来诊所打下手。

" 那时候我们卫生站收住院病人,诊所病床上躺了很多人,家里建起的几间房子也躺了很多人,甚至家里的杂物房都铺了稻草躺了人,我妈妈就跟着忙前忙后,安排我们有的去上山采药、切药、锤药,有的帮我爸爸包扎、煮药、泡药酒,她对人特别好,还要做饭给病人吃,甚至冬天了买来棉被照顾这些病人。" 叶穗坚回忆。

叶穗坚记得很清楚,曾有病人走了,织了一件毛衣给他,说是没钱交医药费,父亲叶美容对此并不在意。

父亲每天就忙前忙后,每天晚上都睡不好," 我家里离诊所不远,半夜总有敲门的人,说医生救命啊,我爸爸就赶紧起来开门,附近的狗都叫起来,隔壁邻居都非常讨厌我们家!" 叶穗坚笑称。

不仅仅免费治疗上门来的病人,叶美容甚至多次免费出诊。之前,东莞一位 60 岁的小儿麻痹症老人摔断了大腿,他的妻子智力有点问题,家中还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生活困难,没钱送医院。听说这一情况后,叶美容每天骑自行车 15 分钟去老人家中为其敷药换药,一直到老人恢复健康,没向他要一分钱。如今,这位老人已经过世,但他的儿子每次在路上遇见叶美容,总是会很有礼貌地表示感谢。

就在两年前,当时 4 岁的小姑娘小云摔伤后右手骨折,她父母不在身边,外婆在平湖本地帮人做厨工为生,叶美容知道后,将小云治好后分文未收,她外婆感激不尽,送来锦旗感谢。

2015 年 12 月,叶美容被龙岗区精神文明委员会聘为 " 龙岗区文明美德传播导师 ",同时被评为龙岗区第四届 " 梦想与力量—感动龙岗人物 " 荣誉称号。

现今,这位 67 岁的老医生专注于祖传正骨医术的深入研究、系统梳理,培养他的三个儿子更好地掌握他多年积淀的实践经验,并推动传统正骨医术跟现代西方医学融合,让其更精深。

" 我很早就衣食无忧,我的儿孙也跟着我可以享福了,但治病救人这个事还是要继续下去,这是祖训。" 叶美容说。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实习生易琪 / 文 深圳晚报记者冯明 / 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