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7 日下午," 深圳科技创新教育大会 " 在深圳少年宫开讲,大会以 " 智育未来 " 为主题,来自深圳市科协、深圳市区教育局、中科院深圳先进院、知名企业、相关教育人士等 400 余位嘉宾共聚一堂。龙华区教育局局长王玉玺在会上做《科技引领,打造教育智能体,构建龙华 " 积极教育 " 生态》主旨演讲,分享科创教育发展的龙华思考。
近年来,龙华探索出一条 " 积极教育 " 的发展路径,以积极的理念和行动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习态度。在 " 积极教育 " 理念顶层设计之下,随着 " 科技创新教育 " 的大势所趋,龙华教育以科技为引领,打造 " 教育智能体 ",构建龙华 " 积极教育 " 生态。经过两年的统筹、规划和实践,已初步构建出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融合体,形成教育数据从生成、分析、闭环的完整生态。随之将其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从而推动整个龙华教育生态走向智能。
在未来教育的改革过程中,龙华将加快《龙华区 " 教育智能体 " 建设规划(2019-2021)》的项目实施,站位国际化视野,心怀 " 积极教育 " 理念,聚焦打造智能感知、" 双轮驱动 "(数据和创新)的教育智能体,力争形成学习、课程、评价三位一体的积极教育生态,以培养具有积极品质、高阶水平、创新活力的时代新人,全面提升龙华基础教育质量。
目前已经实施的 " 三龙计划 " 构建了龙华教育的 AI+ 系统;集结高校助力提供智慧支持;实现 5G 覆盖加速人机耦合;连接金融体系探索形成 "FEI"(飞)模式;联合培养,吸纳智能创新人才;推进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建设。其中,上芬小学成立机器人创客实践室。让学生了解机器人制作原理、机器人搭建和程序编写等知识,用 " 机器人足球 "、" 机器人灭火 " 等课业生活锻炼学生动手能力。观澜中学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通过科学幻想绘画创作,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运用科学。行知实验小学建造启堂数字昆虫馆。馆内收藏了著名昆虫专家冉启堂老人近三十年来跑遍贵州的山区捕捉而来的 15 目 47 科的各种昆虫共 1316 只,用科技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培养生态意识。玉龙学校以高铁为文化意象,串联创客空间。走廊的每节 " 车厢 " 分别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主题,形成时空的递进,营造良好的 STEM 教育氛围。
同时,龙华教育还携手本区科技园区、高新企业、高科技人才,社会资源众创共享,评选第一批科技创新文化校园传播大使(乐聚机器人、锦绣科学园、宝能科技园、昊科教育等),科技创新教育智能平台建设已初步取得成效。
深圳晚报记者 赵东眉 通讯员 漆力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