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03
深圳告别黑臭水体!4年投资1200亿元,全市159个黑臭水体全部不黑不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底的鹏城晴暖如春,茅洲河公明段的绿草浅滩间,不时有白鹭翩翩起飞,"90 后 " 市民姜轶洋正兴奋地与小伙伴抓拍与白鹭的同框照。" 哇,发朋友圈都不用美图了!" 她得意地炫耀。

姜轶洋可能不知道,这条干流全长 31.3 公里的茅洲河,曾经历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污染阵痛。茅洲河河道管养工陈师傅还记得,就在几年前,河水黑似墨汁、恶臭难闻," 根本没有人愿意走近。"

随着深圳水污染治理的强力推进,茅洲河迎来了新生。今年 11 月 5 日的监测结果显示,茅洲河下游共和村国考断面达地表水 V 类标准,即河道景观用水的标准。这标志着,这项深圳水污染治理 " 头号工程 " 提前达到了国家考核标准。

城市超常规发展引发的水污染,曾是深圳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资料显示,深圳 310 条河流中曾有 159 个黑臭水体,在全国 36 个重点城市中数量最多。2016 年,深圳举全市之力打响水污染治理攻坚战。4 年来,深圳投入 1200 亿元,以河长制为抓手,以完善管网系统为核心,不断推进污水收集处理提质增效。

深圳不懈的治水努力获得了回报。今年 10 月底,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最新连续 6 期的监测数据,全市 159 个水体全部达到不黑不臭。2019 年 5 月,深圳被国务院评为水环境质量改善最明显五城市之一;10 月,深圳又入选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

短短 4 年时间,深圳治污效率惊人,三次提速污水管网建设进度。其中,2018 年就建成 2855 公里,相当于 " 十二五 " 期间年均建设长度的 10 倍。此外,深圳针对所有小区、城中村建设雨污分流管网 " 毛细血管 "。截至今年 10 月,全市共改造完成 13085 个小区的雨污分流管网。

4 年里,深圳污水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 " 双提升 " 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新扩建及提标改造 38 座污水处理厂,实际出水主要指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 V 类;全市建成 34 座分散式处理设施。

消除黑臭水体,只是水污染治理的第一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获悉,深圳将在 2020 年消除劣 V 类水体;2025 年实现全市河流达到 IV 类水以上,主要河道达到 III 类水、可以游泳的目标。

未来深圳还要在确保水质和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把部分水库打造成 " 公园式 " 水库,把水质净化厂建成公园绿地和科普基地,加上覆盖全市河流的碧道建设,将释放出 200 多平方公里的市民共享绿色空间,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