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2-05
获利超亿元,73人“套路贷”团伙在镇江受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浏 记者 林清智)诈骗,恐吓,勒索,贩卖信息,涉案金额上亿元 …… 近日,一起特大 " 套路贷 " 涉恶集团案件在镇江市京口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分别以诈骗罪、敲诈勒索罪,对任某浩等 73 名被告人提起公诉。

△庭审现场 通讯员供图

据法院通报,在 12 月 2 日的庭审上,公诉机关指控,2016 年 7 月,朱某卿(另案处理)成立浙江同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同牛公司),任某浩是其合伙人。同牛公司成立之初也是一家正规 IT 企业,后由于经营不善连连亏损。2017 年底,经过市场调研,这家公司认为 " 现金贷 " 业务来钱非常快,初步预测年化收益能达到 2700%。在暴利驱使下,朱某卿召集核心部门的骨干成员任某浩、李某东等人,利用先后注册的杭州牛牛财务咨询有限公司、杭州一信软件有限公司、营口大开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空壳公司,开发 " 一信贷 "、"7 天贷 "、" 随心借 " 等 13 款贷款 APP,并借用空壳公司信息,在第三方支付平台注册多个账户,由李某在云南等地成立催收公司,陆续招募人员经营网络借贷业务。

公司人员组成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分工明确:由朱某卿、任某浩根据财务主管周某芳的测算,确定收取年化收益率高达 1474% — 2235% 的利息、服务费,并以 " 无抵押、放款快 " 等为引诱,利用借款人急需资金的特点,引诱借款人借款;由技术部门李某东开发、运营维护多款贷款 APP 以及信审云系统、信贷管理云系统、资产保全系统;由卢某材负责的运营部对上述 APP 在各流量平台进行推广;在被害人登录并使用上述 APP 后,APP 要求被害人登记借款人姓名、手机号码、住址、紧急联系人等基本信息,并利用借款人急于用钱的心理,要求借款人必须上传通讯录或 QQ 同步助手;后经系统及卢某材负责的风险控制部门审核后,由周某芳负责的财务部用以空壳公司名义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注册的账号进行放款。

朱某卿、任某浩还通过安排李某在河北廊坊、云南瑞丽、云南芒市等地成立多家公司,招聘专职催收人员。借款到期后,系统将借款信息转给催收公司,再由催收公司人员转给催收员,由催收员通过打电话辱骂、使用垃圾短信和电话轰炸、群发 PS 不雅照片等方式进行催收,威胁借款人将本金、利息以及高额逾期费还款至指定的银行账户、支付宝、微信账号。

公诉机关指出,刘某卿、任某浩负责的一系列公司,分工明确,人员配置齐全,已形成恶势力犯罪集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民间借贷为诱饵,多次采用上述手段,骗取、勒索他人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2018 年 2 月至 2018 年 12 月,他们釆用上述模式从事该业务,未经催收的客户中有 54 万余人次按时还款,他们获利人民币 3.6 亿佘元;共向 7 万余人次催收,获利 5450 余万元;通过言语恐吓、短信威胁辱骂、发送不雅图片等方式,向已查证的多名借款人勒索人民币计 3.5 万余元。

2018 年 3 月至 12 月,李某娜作为同牛公司催收员,采用 " 群发短信、P 图 " 等手段多次对被害人进行催收,共催收 3458 人次,催回资金 620 佘万元,非法获利 240 余万元。

此外,2018 年 2 月至 2018 年 12 月间,在任某浩、周某芳等人的组织、安排下,该公司在实施网络借款业务过程中非法获取 52 万余名借款人身份证、手机号码等信息、获取 157 万余条紧急联系人的姓名、与借款人关系、手机号码等信息。

目前,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由于此案涉及被告人多、涉案金额大,京口法院预计将用两周时间进行审理,并分批邀请人大代表旁听庭审。

(编辑 陈海静)

相关标签

套路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