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见习记者 卢河燕 文 / 摄)12 月 5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关于完善临时救助等制度提高兜底保障能力助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自 2019 年 4 月颁发,出台半年多以来,部分边缘困难群众因此享受相应救助,预计到 2019 年底,南京市最后 135 户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将全部脱贫。
《意见》出台以来,南京市基本民生安全网更密更牢。目前,南京共有 8642 人享受 " 单人低保 " 政策,其中,4 月以来新增 1326 人户,户数占比 21.22%。另外,2019 年有 1431 人新纳入城乡特困供养救助。
通过精细化管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持续改善。从 7 月 1 日起,南京市低保标准从 860 元 / 月提高到 900 元 / 月,特困供养、孤儿、困难残疾人等对象保障标准同步提高。截至 11 月底,南京共有低保对象 4.01 万户,5.61 万人,特困供养对象 1.32 万人。1-11 月累计发放低保金 4.62 亿元,发放城乡特困供养生活补助费 1.96 亿元。
针对 5 月、6 月、10 月南京市 CPI 指数超过 3% 的情况,按时启动物价联动补贴机制,向低保、特困供养、孤儿等群体发放物价补贴 1500 余万元。具体来看,当 CPI 指数超过 3% 但低于 5% 时,发放低保标准的十二分之一,也就是每人每月 75 元,缓解物价上涨对困难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
未来如何进一步推进《意见》落实?南京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蒋蕴翔介绍,2020 年将适时启动南京市低保政策修订。值得一提的是,南京还将推进 " 互联网 + 社会救助 " 管理服务,开发人脸识别授权,预计 2020 年上半年将投入使用。届时,每个人都能登上 " 我的南京 "APP 平台,在 " 社会救助 " 栏目进行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实时核对,做到 " 先比对,后受理 ",在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减少矛盾。同时实现网上全程序审批,市域内代办转办,落实 " 一城通办 "" 只需跑一次、无需开证明 " 等便民措施。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