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9 日," 到人民中去 " 深圳文艺名家驻校园活动在罗湖外语学校举行。此次活动由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深圳市文联协会工作部、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和理论研究部、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承办。著名学者、深圳大学原校长章必功在罗外三楼报告厅主讲《品味红楼》,罗外教育集团总校长宁革与该校各部门行政领导、老师与高一年级同学共同聆听了此次讲座。罗外党委副书记高凤花主持本次活动。
▲章必功教授
章必功是深圳大学原校长、全国优秀教师、深圳大学教授。他特别热衷于中国古典文史哲的融贯汇通和激浊扬清,出版专著多部,形成了一种生动活泼、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学术风格。
读红见 " 四心 " ——无心、动心、用心、养心
讲座中,章必功分享了自己在不同年龄阶段读红楼的收获。在初中时期读红楼,会认为书中无妖魔无好汉无战争,读来不紧张不惊悚不悬疑;高中时期读红楼,则喜欢书中生死相望的恋情、灵性慧心的才情、黛玉葬花的悲情;大学自己用心读红楼,思考了贾林薛的婚姻悲剧,理解了宝玉与贾府的矛盾;而中年晚年读红楼则可颐养身心,用《红楼梦》的好看、耐看来滋润心智。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
读红见 " 三好 " ——人物好、语言好、情节好
关于《红楼梦》的好看,章必功指出:《红楼梦》的人物好看、语言好看、情节好看。譬如,《红楼梦》中有 421 个人物,其中女性 189 个、男性 232 个,人人个性鲜明,而且人物两两相对,性格相反:贾母对应刘姥姥,袭人对应晴雯,林黛玉对应薛宝钗,贾雨村对应甄士隐 ……
章必功评论 "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泰山极顶,是生活的汪洋大海,精致得不得了,语言雅致讲究得不得了。" 他提醒罗外学子们读书时要特别学习《红楼梦》中的语言,不仅要留意诸如 "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 一类细致的描绘,更要读懂 " 气儿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吹化了薛姑娘 " 这一类语音双关中的讲究。章必功还向现场观众推荐了《红楼梦》的 7 个片段来体味红楼梦的情节之美。
▲学生认真做笔记
读红见 " 三寄 " ——寄物、寄事、寄景
至于《红楼梦》如何耐看,章必功则从 " 物物有寄托 "" 事事有寄托 "" 处处有寄托 " 三个角度来谈。" 细心研究,你就会发现《红楼梦》里的每一件物品、每一桩事件、每一处景色都在为红楼故事服务,从而烘托出红楼人物的性格,决定着故事的走向,并预言了红楼人物的结局。"
读红见 " 三怡 " ——怡性、怡情、怡文
讲到这里,章必功打趣道:" 你们就算不爱好《红楼梦》文学的那一部分也行,但红楼梦》融哲学、宗教、历史、诗歌、戏曲、文章于一炉,只取一瓢,就很能滋润我们的心智了。" 章必功还用自己评诗、改诗的例子,告诉同学们如何化用《红楼梦》中的语言,章必功试着用宝玉给大观园题对额的方式给深大的办公楼和宿舍楼命名,并精心选择了与这些大楼名称相呼应的对联,建筑变得生动起来,有了诗意和故事。罗外师生们沉醉其中,不时发出赞叹,叹服章必功的深厚的学养,独到的见解。
▲章必功与罗外教师合影
整场讲座,年逾七旬的章必功,精神矍铄,侃侃而谈,时而激昂,时而低回,红楼轶事,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频出。一个半小时的讲座,罗外师生听得如痴如醉,浑然不觉时间的流逝。最后章必功以 " 一部红楼,开卷有益。万卷诗文,博观约取 " 作为结语,希望罗外学子用心品味,畅读《红楼梦》。讲座结束后,罗外师生们依依不舍,意犹未尽,高凤花道出了罗外师生的心声:回去后,重温经典,细读红楼。
记者了解到,《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年版)》将 "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 列为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之一。罗外高中部开展了多次高中语文新教材 " 整本书阅读 " 的教学活动,《红楼梦》是高一下学期整本书阅读的书目。学校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引导罗外学子会读、能读、爱读、乐读《红楼梦》,从而在阅读中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促进自己生命的感悟与成长。
深圳晚报记者 刘小涛 通讯员 黄辉苑 余六顺 许晓雯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