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11
深晚报道|MR技术导航➕5G直播 全球首例混合现实导航脊柱手术成功完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手术室里,医生戴上特殊的眼镜,就可以清晰看到病人需手术脊椎的三维立体图像,在空中比划特殊的手势,即可调整图像的位置,精准确定手术位置实施手术。手术室外的直播观摩室,延迟在 0.5ms 以下的 5G 技术,将手术室画面实时传输投放在大屏幕、5G 手机上,多位场外专家紧盯着手术进展,对主刀医生进行指导,为手术提供强大的 " 外援 "。

12 月 11 日,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骨科王林副教授带领专业团队成功完成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 MR)导航脊柱手术,为一位腰椎管狭窄症合并腰椎间盘脱出的 67 岁女性患者彻底解除了病痛。手术利用 MR 技术,将病人病灶的虚拟 3D 影像投放到手术区域,实现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信息互通,让医生不再依靠经验和想象里做手术,真正做到边看边做,精准微创。

此外,术中同时采用 5G 技术进行交互直播,使场外专家也能 " 身临其境 ",对手术进行观摩、指导。经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查新结果显示,该项手术在国内外均尚未见诸报道,为全球首例。

MR技术让医生有了 " 透视眼 "

据了解,颈椎、腰椎等脊柱手术的病变部位深、操作空间小、毗邻中枢神经和大血管,椎弓根钉徒手植入等传统技术主要依赖医生的手术经验和操作技能,存在 " 看不见、瞄不准、摸索前进 " 的问题,即使对于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生来讲仍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高的操作,一旦误伤血管和中枢神经就会造成灾难性后果。

" 与基于 X 线二维影像的常规手术导航不同,MR 技术把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无缝对接,将病人手术部位的全息立体影像精准呈现在现实空间中,使医生具备了‘透视眼’ ",王林副教授介绍说," 借助 MR 导航,医生可实时观察并调整手术器械在骨内的移动轨迹和角度,避开重要神经和血管,看得见,瞄得准,把螺钉植入到最佳位置,保证了手术的精准性与安全性。"

整个手术历时 3 小时,借助 MR 导航辅助,在患者的脊椎上精准植入了 4 根钢钉,手术圆满成功。术后主刀医生王林副教授表示,使用 MR 技术进行术前规划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技术,类似于我们生活中的地图,但也只是一张图纸仅供参考。而今天这场 MR 导航脊柱手术,则是从术前 " 地图 " 跨越到手术中 "GPS 导航 ",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意义。

5G网络高清直播实现场外实时互动

本次手术中同时采用中国电信的 5G 网络承载手术全程高清实时互动。中国电信提供 SA 独立组网的 5G 网络为南科大医院会议室和手术室现场提供的 5G 网络承载,达到目前国内先进水平,速率下行 930M,上行 157M,现场手术直播互动平台时延在 0.5ms 以下。

著名骨科专家、我国数字骨科学的倡导者和领军人、南方科技大学医院院长裴国献教授等作为场外专家通过投影、5G 手机、平板等多种媒介对 MR 导航手术进行了观摩指导并和手术医生进行交流互动。手术中充分利用了 5G 网络高带宽、低时延、高速编码和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势,实现了 MR 全息立体影像的高通量计算分析和 4K 以上的云视频直播,使场外专家与手术医生能够共用 MR" 透视眼 "、实时交互共同为手术的高质量完成保驾护航。

裴国献教授介绍,当今外科已迈入智能与数字时代。南方科技大学医院与北京维卓致远前期合作的研究成果为本次成功完成全球首例 MR 导航脊柱手术提供了技术支持,实现了 MR 技术从术前规划到术中导航的跨越发展,这是医院在智能与数字外科领先地位的集中体现,也是医院 " 提质升级 " 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记者获悉,本月内该医即将建成 " 南方科技大学粤港澳智能与数字外科创新中心 ",将在 3D 打印外科、虚拟现实技术、手术机器人等领域基于临床转化应用、打通临床 " 最后一公里 " 的研究定位开展系列创新性研究。未来,医院将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三级综合医院和大学附属医院医教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早日建成国际知名、国内领先、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整合型优质医疗服务体系,为广大患者提供高水平医疗服务。

深圳晚报记者 余俊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