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14 日,6 名广州大学生到哈尔滨旅游,乘坐两辆出租车从机场到市区,被司机收了 1100 元。根据报道,这段路实际路程 37 公里,正常两辆出租车收费最多 260 元。
这一刀宰得够狠。事发曝光后,当地迅速作出回应。15 日消息称,哈尔滨市旅游部门,已向 6 名大学生道歉,并启动旅游诚信基金先行赔付。另据 @" 哈尔滨发布 " 消息,哈尔滨市交通运输局作出处理决定:吊销涉事企业哈尔滨泰克斯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黑 ATN848 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吊销该车辆驾驶员张某的从业资格证 ; 吊销委托挂靠三环汽车出租有限公司黑 ATJ343 的出租汽车经营权,并吊销该车驾驶员范某东的从业资格证。
哈尔滨市对此事处理的连环操作,堪称 " 教科书 "。先行赔付的做法,算是给了被宰大学生最大程度的安慰,吊销出租车经营权和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也给了公众 " 硬核 " 的态度。
尽管如此,公众仍不免心存疑问:哈尔滨出租车为何会这般宰人,仅仅是偶然吗?
平心而论,出租车宰客,并不算什么大新闻。尤其外出旅游,很多游客都会遇到乘出租车被宰的情况。特别像这种机场到市区打车,很容易被宰。只是,一般出租车司机都会做得隐蔽点,比如多绕些路、在计价器上做手脚、不打表喊 " 一口价 "。而且多数司机 " 胃口 " 不会很大,收费比正常高得不太明显,很多乘客也就不会在意,即便发现疑问,也懒得计较。不过,哈尔滨出租车宰客,真的 " 太离谱 "!
今年 2 月份,哈尔滨出租车乱象被频频曝光。一些出租车司机不仅存在抢客、宰客行为,还与景点、购物点合作,将乘客拉到高提成的地方购物消费。 可见,哈尔滨出租车宰客现象绝非偶然,并非个案。
只有平时习惯了,才会这样任性,这么大胆。比如这次,乘客对车费提出异议时,涉事的哥还一脸淡定。十足 " 老司机 "!
所以,哈尔滨出租车宰客,处理了相关企业和司机,虽然严厉,但还不够,当地应藉此为契机,好好查查整个哈市的出租车市场。相关部门更要反思,日常监管是否到位?
由此,想到 2016 年 " 天价鱼 " 事件。当时的处理,同样严厉。比如吊销涉事饭店营业执照,对店主罚款 50 万元,此外对市场管理部门和派出所等相关人员也进行了问责。真是好了伤疤忘了痛。三年多后,哈尔滨旅游市场再次曝出宰客问题。
出租车和饭店,都是城市的窗口。城市的窗口老是出问题,而且都是天价收费的宰客问题。当地要好好想想,如何标本兼治解决问题,而不是就事论事,看起来很严厉,却未必管用。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编辑 李蔚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