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21
深晚报道|肿瘤患者化疗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用药前基因检测来帮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结直肠癌患者张先生打了化疗药物后食欲不振,不到十天就暴瘦 5 斤。他立即向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综合科主任杨渤彦求助,希望能改善化疗不良反应。杨渤彦向他推荐了该院药学部开展的用药前基因检测,协助患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

据介绍,张先生是一名普通工作者,50 多岁查出结直肠癌,近期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多发转移,目前正在进行化疗。复查胸部 CT 结果显示,肺部颈部转移瘤比之前增大增多。杨渤彦联合临床药师左靖建议启用二线化疗方案,使用伊立替康做为二线化疗方案。最新国际直肠癌指南与 FDA 均指出伊立替康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二线治疗想。

▲药学部已经开展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

但伊立替康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骨髓抑制、腹泻等,多次的化疗已让张先生疲惫不堪,再考虑到二线方案不仅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联合化疗骨髓抑制剂的程度也会更大,他担心自己受不了。杨渤彦先为张先生做了心理疏导,并联合左靖为他制定 " 个人套餐 ",进行基因检测。

张先生的伊立替康代谢相关基因多态性检测显示,他具有双杂合突变。左靖指出,张先生接受伊立替康治疗后血液毒性风险很可能增加,建议适量减少伊立替康初始用药剂量,并在用药过程中密切监测血液毒性。

果不其然,在给予张先生较低剂量水平的伊立替康进行化疗,并隔天查血。结果出来,张先生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减少,诊疗组随即对症处理。两周后,张先生顺利度过中性粒细胞低谷期,回归正常。2 周期化疗后复查,张先生的病灶缩小,肿瘤标志物下降。

" 没想到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还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预测,以后的化疗之路好走多了 " 张先生高兴地说," 这次化疗过程真是打了一场有准备的仗,也第一次听说了临床药师这个岗位。"

药学小科普:

临床药师介绍,美国和日本在伊立替康说明书中均建议使用伊立替康前检测患者 UGT1A1 基因多态性,因为 UGT1A1 基因多态性将影响伊立替康的血液毒性,一旦基因突变很可能导致血液毒性增加。

该院药学部开展的 UGT1A1 基因检测具有三大优势:专业的临床药师解读检测结果,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对用药全程进行监护;与国家中心数据平台数据对接互通,保证数据结果准确性;出报告时间短(5 个工作日以内)。对于基因突变患者,应用伊立替康后出现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可能比较严重,UGT1A1 基因多态性检测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指导意义。

药学部自 2019 年 5 月开展 UGT1A1 基因检测以来,检出 1 例 UGT1A1 双杂合突变,1 例 UGT1A1 单纯合突变。因此,临床药师依据美国 FDA 推荐,运用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基本理论,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用药及监护方案,确保了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左靖

相关标签

基因检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