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 我们的青春该如何度过?"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 " 青春告白祖国 " 主题公开课上,南农学子通过 " 青春奉献 "" 青春砺行 "" 青春拼搏 "" 青春使命 " 四个篇章,用演说、朗诵、分享心得等形式,向大家展现了 2019 年学校实践育人的工作成果,吸引了百余名南农师生前来听讲。
在雨花台作为讲解员,分享革命先烈的事迹;化身 " 农人 " 深入麻江,助力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在挑战杯赛中披荆斩棘,实现科技兴农 …… 现场,3 位大学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呼吁大家要用珍惜当下,践行爱国、报国之志,用自己的所学,更好地服务三农。
" 看到教授培育出的种子,帮助当地的种植大户成为当地年产量第一,那一刻非常自豪,我觉得这就是我们每一个农学生,每一个为农业事业奋斗的人,最想看到的结局。" 回想起在麻江社会实践的经历,杨弘毅表示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到麻江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个大问题," 当地农民文化程度有限,起先计划好的问卷调查无法进行,纸上一连串的农学名词对他们来说仿佛是天书。" 杨弘毅说,这让自己不禁开始反思,怎么才能让自己的工作行之有效,使农民真正明白这些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 最后大家决定使用大白话,将纸上的内容一个个解释给农民听,这才完成了调研工作。"
此外,他们还走入田间地头,调研当地农业产业的发展状况,并根据村民提出的问题和实地调研结果,请来农学院的教授开办讲座,答疑解惑;在村委会举办农业历史展,通过图片和讲解相结合的形式,给村民们讲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农业上取得的进步;和驻村干部深入交流,挖掘他们身边的好故事;给当地留守儿童开办夏令营,科普防震减灾知识 ……" 这段经历,让我看到了农村的真实面貌,了解许多之前从没涉及过的方面,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决心。"
据了解,在今年 " 三下乡 " 暑期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来自南农的 153 名专业教师和 5000 余名学生,组成了 133 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到了 180 余个农村、企业和社区,深刻认识了国情社情,坚定了扎根大地、服务三农的理想信念,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通讯员 毕彭钰 实习生 陈志豪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舒越 文 / 摄
(学校供图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