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无锡 2019-12-23
奇葩!打假误打到“东家”, 揭出特大假冒星巴克VIA咖啡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朱鲸润)本是去市场上打假,谁知道竟然引出自己公司售假案。近日,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对涉案金额高达 1000 余万元的特大假冒星巴克 VIA 咖啡案作出一审判决,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判处邓某城等 5 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到一年九个月缓刑二年不等,并处罚金 300 万元到 10 万元不等,禁止 2 名被判处缓刑的被告人在考验期内从事生产、销售咖啡的经营活动,判处被告单位双善公司罚金 320 万元,上述被告人及单位违法所得 120 余万元上缴国库、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依法处理。

打假,孰料打到 " 东家 "

2018 年 2 月,双善公司销售代表魏某发现金桥市场内有代理商假借其公司名义销售假冒星巴克 VIA 咖啡,于是到有关部门举报,并直接附上了包含生产批号日期、中文标二维码、防伪标、关单卫检、法律维权等内容的辨别声明。很快被举报者受到了有关部门的惩处。原以为事情告一段落,但魏某万万没想到,当公安机关对金桥市场内所有在售的星巴克 VIA 咖啡进行鉴定时,发现有三家代理商销售的均为假冒产品——其中竟包括了魏某 " 东家 " 双善公司旗下的代理商。

2019 年 1 月,公安机关一路顺藤摸瓜找到了 " 假冒星巴克 " 的仓库,在货源商邓某城的窝点内查获假冒星巴克速溶咖啡货物价值 116 万余元。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次查获行动的结果证实了举报者魏某的 " 东家 " 双善公司所售星巴克咖啡竟均为假冒。

△假冒星巴克产品 法院供图

△星巴克门店里销售的真品 朱鲸润 / 摄

追踪,实为利益迷了眼

据了解,双善公司主要从事食品生产、销售活动。该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某文看上了星巴克速溶咖啡的市场,便主动联系 " 上家 " 邓某城。双方见面后,陈某文表示需要邓某城的产品手续齐全自己才能卖货。数月后,邓某城称手续已办妥,而且从他手里直接拿货可以拿到 " 超低价 "。如市场上 4 条装星巴克 VIA 咖啡售价为 40 元,他主营的 5 条装咖啡市场定价可达 49 元,但进货价仅需约四分之一。可拿到样品后,他便发现邓某城的产品内袋包装颜色和封口与星巴克门店所售产品有明显差异,尽管有海关进口关单和卫生检验检疫证,但凭着自己多年在食品行业的经验,他对这批星巴克的 " 真伪 " 已心知肚明。丰厚的利润、广阔的市场,又有貌似 " 完备 " 的审批手续,陈某文与邓某城签订了采购协议。

果然,这批咖啡十分畅销,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越来越多的对于咖啡净含量、口味上的客户投诉。邓某城称这与星巴克公司内部不同的产地、包装机器有关,不同批次产品有差异很正常。不久,陈某文、甄某连(双善公司法定代表人)收到了星巴克公司的发函,国内主要商场也收到了函件,表示五条装的星巴克 VIA 速溶咖啡是没有授权的。邓、陈、甄等人当然拿不出授权,便借口说该商品为一般贸易货,目前提供的手续已经足够。尤其是陈、甄两人仍心存侥幸,认为货源来自邓某城,双善公司只是负责销售而已,甚至还允许其员工对其他代理商销售的咖啡进行 " 打假 ",不料东窗事发,其销售假冒商品的行为悉数暴露。

落网,假的终究真不了

据悉,2017 年 5 月至 2019 年 1 月期间,陈某文从邓某城处先后购得假冒 " 星巴克 "、"STARBUCKS VIA" 等注册商标的速溶咖啡 21304 件。而后其与甄某连两人又以双善公司名义对外推广销售。据陈某文供述,倒卖的利润平均每件 50 元左右(每件 20 盒,每盒 5 条)。

法院审理查明,邓某城明知购入、持有的速溶咖啡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仍销售给双善公司,销售金额 383 万余元。双善公司明知其购入咖啡为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况下,仍以单位名义,通过员工推销、物流发货等形式,将该咖啡先后销往江苏、浙江、西藏、新疆等全国 18 省份 50 余名商户,涉案金额高达 724 万余元。

法院认为,被告人邓某城伙同他人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且系共同犯罪。被告单位双善公司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巨大,被告人陈某文、甄某连作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被告人张某泉、甄某为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负责销售、运输),其行为均应当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且系单位犯罪、共同犯罪。

(编辑 黄媛媛)

相关标签

星巴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