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日下午,24 岁的张睿和闺蜜在深圳地铁会展中心站连城新天地吃过午饭,喝杯奶茶,边逛边聊。在这个宽阔的地下空间,到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如今,不少深圳人越来越依赖和钟情于 " 地下生活 ",特别是年轻一族,各种生活娱乐休闲,不出地铁就能玩转。
新常态:不出地铁就能玩转 " 地下生活"
张睿来自山东烟台,毕业后来深工作。在福田工作的她几乎每个月都会和闺蜜约在 " 地下 " 的连城新天地见面。闺蜜在南山工作,坐地铁 1 号线直达会展中心,张睿则紧靠 4 号线少年宫站,连城新天地恰好是她们的中间位置。
这个位于福田 CBD 的地下商业街全长约 1.5 千米,总建筑面积 4.18 万平方米,与地面和周边建筑连通的出入口多达 29 个。
作为国内目前唯一一个 " 贯穿多站厅、连接多枢纽 " 的地铁商业街,连城新天地为工作和生活在周边的数十万都市人群提供了宽敞舒适的休闲与行走空间、丰富实惠的餐饮选择和各类生活百货。
记者在福田站见到,便利店、餐饮连锁、数码百货、娱乐休闲等各种商业业态云集于此,几乎涵盖了市民日常的全部需求。直到下午 3 时许,客流仍然密集,不少餐饮店前还排起了长队。
得益于深圳地铁 1 号线、4 号线这两条轨道交通的超级 " 大动脉 ",源源不断的人流和商机向连城新天地聚集。如今,这里日均客流达 20 余万人次。
不仅如此,这条长 1.5 公里的地下商业街还累计带动直接就业人数超过 3000 人、间接就业人数近万人,间接带动社会产值超过 50 亿元。
新出行:深圳地下空间将互联互通
除了坐拥福田中央 CBD 优势的连城新天地,功能先进的福田综合交通枢纽还为深圳人打开了另一幅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动人画卷。
福田综合枢纽是集国铁干线、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公路交通,以及购物、休闲、餐饮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交通体,总面积 27 万平方米,投资约 70 亿元,是目前国内第一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全地下火车站。
" 每次走进这里,都会有一种走进地下城的感觉。"35 岁的韩先生这样评价福田综合枢纽。虽然面积大,但走在枢纽内却不会找不着北。为了方便旅客换乘,地铁 2、3、11 号线均在此设站,从地面到换乘大厅,可直接实现出租车、公交车、地铁的无缝接驳。
同时,福田综合枢纽还设有 32 个出入口,可以在地下空间内步行至地铁福田站、会展中心、市民中心和购物公园等站点,实现了与怡景中心城、COCOPARK 等商圈中心的串联,以及深圳人工作、商务和购物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目前,深圳地铁每公里与地下空间的接驳面积、地下空间开发体量都居全国之首。未来,深圳中心城区地下空间还将互联互通,中心区的地下空间总面积超过一千万平米。" 尽可能将每个枢纽站建成城市综合体或与环境协同的文体公园。这些‘超级地下城协调的城市综合体’将满足人们购物、休闲、娱乐、学习和工作等需求。" 深圳地铁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
新趋势:地下空间开发是未来发展方向
无论是福田高铁站这样宏伟的地下交通枢纽工程,还是连城新天地这样集地铁、商业、娱乐、休闲于一体的地下商业空间,都成为了激活城市经济强劲的 " 动脉 "。同时,也为深圳地铁岗厦北、黄木岗等后续枢纽一体化综合开发项目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配合地铁站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是解决未来孤岛交通发展的重要策略。" 深圳地铁集团相关负责人指出,一是可以节省乘客的出行时间、提高出行效率,二是能够提升客流,加速地铁的开发效益。实际上,这也是深圳地铁 " 轨道导向开发(TOD)" 的重要环节。
如今,深圳地铁已确立了以轨道交通为脉络、站城一体化为模式的地下空间开发格局。未来,将通过轨道交通三、四期工程 " 北拓东联 " 和 " 南北聚合 ",推动城市核心区域地上、地下空间的互动繁荣发展。
记者了解到,深圳地铁正积极推进新一轮地下空间开发建设,着力构建以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以 " 站城一体化 " 枢纽建设为契机,实现轨道交通路网与城市地下地上空间深度融合发展,推动深圳空间格局再造。
" 地铁不仅仅是交通工具,还是土地集约利用、重塑城市空间的良好载体和工具。要把地铁和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经营地铁,更服务城市。" 该负责人表示。未来,深圳地铁将在地下空间开发上做好文章,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 " 深圳经验 "。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通讯员 顾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