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19-12-25
写诗的苏轼、虎门销烟的林则徐,都在江苏治过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宋经纬)水利兴废关乎国家命运,中国历史上的治水能手数不胜数。近日,水利部公布了 12 名 " 历史治水名人 ",其中有些入选人物超出网友知识范畴,引起微博热议。" 苏轼不是写诗的吗?咋还会治水?""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还是个水利专家?"" 西门豹、姜师度、孙叔敖这些人是谁?名字听着好像封神榜里的人物。" 今天,就让记者来给大家捋捋吧。

△苏轼

不愧是 " 全才东坡 ",会写诗还会治水

一提到苏轼,大家总会想起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在大家印象里是诗坛领袖、是文学奇才、是可爱吃货,但怎么也不会和治水联系在一起。

然而,苏轼一生都与水有不解之缘,他在杭州、徐州、湖州、扬州等河网密布地区都出任过地方官,因地制宜,科学治水。

公元 1077 年,黄河在澶州曹村决口,洪水包围徐州城,时任徐州知州的苏轼领导军民抵御洪水,增筑城墙、修建黄河木岸工程。公元 1089 年,苏轼任杭州太守期间主持修缮六井,解决杭州居民用水问题;同时率领军民大力疏浚西湖,并将挖出来的葑根、淤泥,筑成一条贯穿西湖的长堤,后人称之为 " 苏堤 "。

苏轼在不同任上主持或参与的水利工程不胜枚举,除积极参与治水实践之外,还撰写水利著述《熙宁防河录》、《禹之所以通水之法》、《钱塘六井记》等,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水利经验。

林则徐为江苏减灾,为民求救

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不仅是民族英雄,其实也是个不折不扣的水利专家。林则徐为官近 40 年,历经 13 省,从北方的海河到南方的珠江,从东南的太湖流域到西北的伊犁河,都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

清道光十二年(1832 年),林则徐接任江苏巡抚,上任不久,就见识了十年九灾的江苏旱象。桃源县有人强挖桃南于家湾十三堡堤岸,引黄河水灌溉田地。黄河之水急湍汹涌,顿时把决口冲开九十余丈,注入已经水满为害的洪泽湖中,使江北洪泽湖周边州县田禾被淹,水灾严重的村庄雪上加霜,灾区迅速扩大,淮扬一带一片汪洋。

林则徐积极组织救灾,同时向皇帝奏报,请求缓征江南赋税,拨发赈银,以解燃眉之急。在《江苏阴雨连绵田稻歉收情形片》中,他言辞委婉但恳切地指出,民生问题与国家稳定息息相关,体恤百姓,减免赋税,可使民困暂缓,社会稳定,则国家亦可安稳。在苏南,林则徐还疏浚了白茆河、刘河,道光十四年(1834)工程完工后,两条河流发挥了调节雨量的作用,有效地减轻了江南的水患,促进了江南经济的恢复。

△孙叔敖

西门豹、孙叔敖 …… 这些治水名人也要有姓名

在这批 " 历史治水名人 " 中,除了苏轼、林则徐、大禹、李冰等大家熟知的人物外,还有不少相对陌生的名字,如西门豹、孙叔敖、姜师度等,他们也为治水留下了杰出贡献。

西门豹,战国时期魏国人,任邺(今河北省临漳县)令期间,见此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决定引漳水溉田、发展农业,组织开凿十二渠,引漳河水淤灌改良农田、增加粮食产量,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这就是著名的 " 引漳十二渠 "。《史记 · 河渠书》记载:"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

孙叔敖,春秋时期著名的水利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公元前 605 年,孙叔敖主持修建了期思雩娄灌区,后世称之为 " 百里不求天灌区 ";公元前 597 年,主持修建了我国最早的蓄水灌溉工程——芍陂,使今寿县一带成为楚国的粮仓,清代学者顾祖禹称芍陂为 " 淮南田赋之本 "。姜师度河北魏县人,历任丹陵尉、龙岗令、易州、沧州、同州等地刺史,水利成就显著。公元 705 年,姜师度在蓟州沿海开平虏渠运粮;公元 707 年,在贝州经城县开张甲河排水,随后又在沧州清池县引浮水开渠分别注入毛氏河和漳河 ……

这些人为水利事业无私奉献,为后人留下宝贵经验,为如今水利事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链接

【水利部公布一批 " 历史治水名人 " 名单】

大 禹 孙叔敖 西门豹 李 冰

王 景 马 臻 姜师度 苏 轼

郭守敬 潘季驯 林则徐 李仪祉

(图片来源:水利部官网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林则徐 苏轼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