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AKER 南京 评论员 宗青
据悉,早在今年 10 月初,贵州省出台了一些政策,外地游客可以通过特殊途径买到 1499 一瓶的 53 度飞天茅台,譬如,从一些指定城市飞到贵阳机场、入住某些指定酒店,或去指定景区游览,以及在贵州的高铁站和高速公路消费,等等。于是,坐着飞机去贵州买茅台,成为一种新的致富方式。此热一直持续至今。
要知道,即使在贵阳的烟酒店,一瓶飞天茅台也要售价 2500 元左右,在外地烟酒店售价则更高。这意味着,对于这款茅台,真的是只要买到,就是赚到。巨大的利润空间让各地酒商、羊毛党以及黄牛们纷纷出动,算尽机关,穷尽办法,以便通过一瓶酒来获利。
有网友爆料,自己曾在一周内飞了 17 次,挣回人民币 1.5 万元;另外一位更离奇,据说一周内挣得 25 万元,甚至号召大家都别上班了。真假无从验证,但是比起这挣钱速度,踏踏实实上班,看起来的确性价比非常低。
一时间,合理合法地买张机票,就能挣上一大笔,成为不少人想要轻松抵达财富自由状态的理想途径之一。
茅台酒的品质确实好,配得上高价,加上这个品牌会讲故事,酒价不低当然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要不要金贵到这个份上,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有人觉得不值,同质的好酒因为没有被疯炒,尚且保持着基本反映价值的正常状态。只有茅台,酒不再是酒,似乎成了一种新的硬通货,异化为一种金融产品。过度的营销手段,非正常的盈利空间,特别是资本赋予其某种金融属性,让一款好酒变得相当奇怪。
也有人觉得这很正常,抢机票飞来飞去、带着被子彻夜排队、在手机上装满各种 App…… 有人甚至将倒卖茅台当成一份工作,所有这些都是成本,加上产品本身的稀缺性,共同托起了它如今的市场价格。
更有人悠悠地说,茅台不是用来喝的,是用来炒的。茅台成为身份和财富的隐喻,引得众人为它折腰卖力。
只能说,如果不违法违规,如果能吃得下这份苦,也有本事将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政策研究透了,飞来飞去抢着薅 " 茅台 " 的羊毛,似乎也无可非议。
但不要忘了,这行还是有 " 壁垒 " 的,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本事薅上。
很多不明就里的人闻讯而来,喜滋滋地等着一夜暴富,然后再晕头转向一脸懵地原路返回——看不见的圈子里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则,不是人人都能就此获利。
打 " 飞的 " 抢茅台,即使可能出现一夜暴富的 " 神话 ",但是 " 神话 " 从来属于极少数人,不属于你,别盲从!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