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金辰 陈敏)12 月 28 日,中国运河第一撬研讨会在无锡市新吴区梅村举行。参会学者和专家对 " 中国运河第一撬 " 精神内涵作充分表述,论证伯渎河是中国最早人工运河,比大运河扬州邗沟段早 600 余年历史,并提出伯渎河是中国运河第一河,泰伯是开凿伯渎河第一人,无锡是中国运河第一城。
△研讨会现场 梅村街道供图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始建于我国春秋时代。大运河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 2700 公里,27 处河道。其中有江南运河常州城区段、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和江南运河苏州段。
江南运河无锡城区段北起无锡吴桥,经西水墩、南门,南至清名桥,长约 6 公里。这是干流。而在清名桥位于南门外的古运河与伯渎港交会处,有一支流,名为伯渎河,属中国大运河系。
伯渎河是泰伯在 3000 多年前所开挖的的运河,它西起清名桥,向东流经江溪、梅村、鸿山至苏州相城区的漕湖 , 全长 25 公里。长期以来,虽然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伯渎河由泰伯所开,但由于缺少必要的考古资料,致使难以定论。
2018 年 8 月,由于无锡梅村新建设工程规划启动,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江苏省文物局作了指示,于 2018 年 8 月由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配合梅里古镇二期基建进行考古勘探,考古勘探发现了无锡梅里遗址。
2019 年 7 月 20 日,无锡市新吴区宣传部和梅村街道联合组织 " 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闻发布会 ",发布《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会专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无锡梅里遗址是太湖东岸一处重要的商周时期遗址。这与泰伯奔吴的年代基本一致。据了解,无锡梅里遗址的考古发掘获取了大量的印纹硬陶、软陶、夹砂陶和原始瓷等遗物,尤其是包括了典型的周文化因素。这与泰伯从周原奔到吴地的事实是相符。梅里遗址主要分布在泰伯庙和新友路之间伯渎河沿河区域,与伯渎河密切相关。无锡梅里遗址考古学术研讨成果新发现支撑了泰伯奔梅里的文献史实,也支撑了文献所记载的泰伯开挖太伯渎的壯举。
据悉,中国大运河的历史年代,传统都以夫差公元前 486 年开挖邗沟年代为始,而今已确证泰伯开挖于公元前 1110 年左右的伯渎河,早于夫差开通的邗沟的年代,因此应该是隋唐大运河、中国大运河的最早的一段。泰伯开凿了隋唐古运河、中国大运河的第一撬。历史事实表明,中国大运河应该由泰伯开凿伯渎河为始,时间要向前推进 600 年。
(编辑 黄媛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