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29
深晚报道|“深读诗会”聚焦女诗人李晓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2 月 27 日下午,由《特区文学》杂志社主办的 " 深读诗会 " 第 15 期活动在深圳市文联《特区文学》杂志社举办。活动通过朗诵与点评的方式,围绕主题诗人及其作品展开热烈讨论。本期的主题诗人是女诗人李晓愚。

" 深读诗会 " 是深圳诗歌界着力打造的文化品牌,由深圳市作协秘书长赵婧、深圳市《特区文学》杂志社总编辑朱铁军联合发起。诗人李晓愚为江苏人,多年写小说、剧本和诗歌。她著有中篇小说《病人》及短篇小说若干,诗集有《到你的房间看月亮》等。

现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协诗歌委员会原副主任伊甸发言认为,李晓愚的诗有超越年龄的探索,有独特的生命体验和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同时伊甸也认为,李晓愚的诗歌中有无处不在的灵性,这属于天赋。而李晓愚能冷静而无情地解剖自己,捅破世界的表象,避开了肤浅抒情。李晓愚读书多,视野开阔,有逆向思维,相信她会写出越来越有力量的作品。

来自上海的 85 后女诗人竹君说,李晓愚根器很正,她的诗歌感觉很灵敏,超越性别和年龄,以天才式的跨越直达本质。她认为,李晓愚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和荣誉,不过不用着急,相信她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不断进步。

诗人赵俊表示与李晓愚一见如故。他认为李晓愚从写小说转到写诗,这个过程要处理很多难题,颇为不易。他还认为,李晓愚超越了女性的同质化写作,让诗歌内部的力量更加深沉。

李晓愚介绍,能成为一个文学人非常幸福。很庆幸自己的阅读没有走弯路,青春期从经典作家开始阅读,哈代、奥斯丁、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马尔克斯、曹雪芹、鲁迅等都对自己的文学趣味有重要影响,所以自己喜欢思考深沉的人生问题,对生、死、命运等持续进行追问。她说,一个作家的创作如果是大江大河的话,来源并非只有一条,这些年除了阅读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还大量涉猎美学、哲学、艺术批评等阅读,力图让自己视野更加开阔。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相关标签

李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