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12-30
深晚报道丨让城区更宜居 让生活更美好 精细管理绘就盐田城市发展新画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盐田区,热爱自然可以去大小梅沙感受椰风海韵、到梧桐山麓体验秀丽峰峦,喜欢繁华可以醉心于城区景色、漫步于风景如画的休闲绿道 …… 行走在盐田街头,内心时常会在不经意间被触动,或因为干净整洁的路面心情大好,或因为蜕变升级的城区会心一笑,或因为绿树成荫的街景趣味盎然。旨在打造世界级 " 山海花城 " 的盐田,正给人们带来越来越多惊喜,让市民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

高水准的城市环境对于推动城市发展、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居民幸福感尤为重要。为此,盐田区明确要围绕高档次打造宜居宜业宜游良好环境,积极做好城区净化、美化、亮化工程。此外,还要凸显城区文化特色、分解城区管理难题、巩固城区管理成效,将 " 绣花 " 功夫运用到城市管理的各个角落,高质量推动城区品质提升和绿色发展,为盐田注入无穷活力、动力和生命力。

世界级 " 山海花城 " 让人叹为观止

国家级 " 绿化模范 " 令人啧啧称赞

依山傍海的盐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经过几年的努力,盐田区依山拥海、推窗见绿、出门进园、四季花开的花园城区风貌逐渐形成,世界级 " 山海花城 " 正在成为现实。

在梧桐山国家森林公园感受 " 金钟花 "" 毛棉杜鹃 " 特色植物的魅力,在中央公园欣赏造型精巧的园林设计,在旅游胜地大梅沙海滨公园享受山海美景,在海山公园体会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独有的文化内涵 …… 盐田区全力开展的 " 世界著名花城 " 行动,结出累累硕果。

根据年初印发的《2019 年盐田区打造 " 世界著名花城 " 工作方案》,盐田区要重点实施公园改造、花景大道、花漾街区、花卉公园、街心花园、立体花廊等 26 个项目建设。目前,烟墩山公园、鸳鸯谷景区、深盐二通道沿线绿化改造工程、恩上水库森林防火应急通道(恩上水库绿道)工程基本完工,2 个社区公园及 2 个花漾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进展顺利。而恩上路花景大道接近收尾,盐田河景观提升示范段工程、悦林社区公园建设工程已进场施工,其他项目也按计划有序推进。" 绕城花链、彩色海岸、山海花廊、百园之城 " 的花园城区风貌逐渐成形。

此外,盐田区还组织花市、花会、花展,今年迎春花市共设立 68 个摊位,并首次组织开展毛棉杜鹃花会(盐田分会场),规模创历年之最且整体经营秩序良好。还完成 2019 年粤港澳大湾区盐田花展,荣获花展 " 园艺术类最佳创意奖 " 和 " 花展造园艺术类铜奖 "。

同时,盐田区始终坚持 "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 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注重增绿提质、突出地域特色、营造山林花景、增加绿色底蕴,着力构建高品质绿色发展格局。不久前,盐田区获评 " 全国绿化模范区 ",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区。

数据显示,通过大力开展春季植树造林和 2019 年全民义务植树,盐田区今年种植风铃木、红苞木等开花植物超过 12000 株,完成蓄能电站 1 号坝底 60 亩毛杜鹃景观花海的种植。此外,还组织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林相改造工程,完成约 100 亩的林相改造,完成盐排、盐坝高速约 650 亩生态景观林带抚育。

不仅如此,盐田区还大力推进辖区绿化的整治提升,全年共治理人为踩踏黄土裸露约 13500 平方米,组织人员修剪遮挡交通指示牌、路灯设施、影响居民生活的行道树约 1988 棵,不断提升全区绿化品质。

垃圾减量分类让城市 " 负担 " 越来越轻

多措并举让 21 个城中村实现华丽转身

近年来,盐田区不仅生态环境质量连续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在居民生活环境改善上也不余遗力做到最好。

盐田区率先科学归纳出餐厨垃圾、果蔬垃圾、玻金塑纸、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年花年桔、废旧织物、绿化垃圾等八大垃圾分流体系,在全区前端分类投放智能设备的基础上,强调中端分类收运全覆盖、末端分类处理全覆盖和全程智能监管全覆盖,形成 " 四个全覆盖 " 高效管理体系,以 " 源头分类、专车专运、分类处理和智能监管 " 为链条,打造环环紧扣的垃圾减量分类 " 盐田模式 "。

盐田区在全市率先采取 " 互联网+" 智能管理模式,已在辖区 228 个住宅小区(含城中村)配备包含人脸识别、自动采集、触摸操作、语音播报等 " 黑科技 " 的垃圾智能分类设备。居民每次来扔垃圾可以先登录,系统会教居民如何分类投放,正确分类后获得的积分还可领礼品。目前,盐田区还进一步借助设备将垃圾分类收集覆盖范围扩大到学校、军营、医院及机关企事业单位,真正实现 " 互联网 +" 垃圾分类设施全区域覆盖的目标。

在建立强有力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联合 " 督导员 "" 指导员 " 采取 " 资源回收日 "" 碳币 " 等一系列生态文明举措,充分激发全民动能共建绿色家园。" 现在已经养成自觉进行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简单的举动就能为城市绿色发展做贡献,何乐而不为呢?" 家住盐田区的李先生表示。

除了垃圾分类减量,城中村治理也跟居民生活环境密切相关,一直以来是城市管理中的难题。盐田区大胆突破,按照《深圳市 " 城中村 " 综合治理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三年任务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盐田区城中村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目前 22 个城中村中已有 21 个完成综合治理任务,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居民高度认可。

在执行的过程中,盐田区坚持 " 一村一策 " 原则,科学整合资金和推进项目工程,政府投资 2.32 亿元全力推动工作落实,分门别类对 22 个城中村开展社区治安、消防、用电、环境卫生等十大项综合治理。街道路面干净整洁、景观绿化井然有序、配套设施逐步完善,盐田区不少城中村旧貌换新颜,蜕变成为辖区居民安居乐业的 " 幸福村 "。

公共区域环卫水平实现 " 再提升 "

市容环境指数继续在全市排前列

在生态环境、生活环境逐步提升的同时,盐田区继续保持公共区域环卫的高水准,今年市容环境指数继续在全市排在前列,不断擦亮 " 最干净城区 " 招牌。

今年以来,盐田区公共区域环卫水平有两项指数一直在全市领跑:公厕环境指数测评位居全市前列、环卫指数测评继续排在全市第一位。

盐田区按照市城管局创造的 " 行走模式 ",积极实行 " 行走盐田 " 计划,各级领导带队以行走方式深入一线检查督促市容环境工作,足迹遍及辖区各个角落,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更新压缩设备、完善除臭设施设备、完善排污设施,盐田街道片区和梅沙街道片区垃圾转运站成功完成升级改造,彻底解决垃圾站管理短板。随着明珠立交桥垃圾转运站建成使用、垃圾收集容器进一步升级,盐田片区的垃圾处理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2017 年开始,盐田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 " 厕所革命 " 行动,对所有公厕的管理服务、硬件设施等进行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今年盐田区在继续巩固 " 厕所革命 " 成果的基础上,组织开展 " 再提升 " 行动和常态化开展 " 周三查厕所 " 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全区公厕日常保洁管理水平。

据了解,在深圳各区(新区)市容环境指数前 10 个月的评比中,盐田区有 8 个月都摘得桂冠,继续保持全市 " 最干净城区 " 品牌。

为继续保持市容环境的高水准,盐田区不遗余力开展 " 美好盐田,你我同行 " 环卫指数宣传活动,全面立体地打造 " 双典范城区 " 主题宣传活动,在线上线下开展 " 最美盐田 " 绘画及摄影大赛、组织发动义工和学生参与爱心替岗活动、走进城中村开展清扫及垃圾分类微课堂系列活动。这些活动有效增强辖区居民对城管工作的认可度,提高居民对 " 最干净城区 " 的认同度和自豪感。

此外,针对环卫指数考核标准的变化,盐田区组织两场专项培训交流会,吃透考核标准,有力保障考核制度高效执行。通过开展日常一线行走,巡查发现问题后立即督促整改,共行走 183 次,发布环卫督查简报 246 篇。通过建立考核工作群,协调解决各街道反馈的无主问题 76 件,处理深圳市环卫巡查督办平台案件 68 单。

不仅如此,盐田区还全力打好文明城市攻坚战,建立环境长效机制,指导督促街道每周开展 " 城中村环境清洁日 " 大清扫活动。目前已开展专项检查 25 次、集中组织大清扫 12 次、出动 7044 人次、清理垃圾 163 吨。

" 五位一体 " 智慧城管系统显威力

" 三化四有 " 执法队伍建设效率高

提升城市品质,三分靠建,七分靠管。盐田区还给 " 管 " 插上智能芯片,用一张无形的互联网构建有形的管理网络。同时,不断提高执法效率和能力,推进案卷评审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为强化城市管理,提高城市管理效能,保障盐田智慧城管的高效运行,盐田区运用领先技术推出 " 智慧城管 " 系统,让辖区城市管理步入智能时代。这套系统今年 7 月正式上线运行,包含执法、环卫、绿化、公园、森防、绿道、自行车、户外广告、综合考核等九大精细化管理子系统。

" 智慧城管 " 系统,打造数据采集、案件处置、源头治理、考核评价、联动指挥和公众服务智慧城管新模式,成为集感知、分析、服务、指挥、监管于一身的城市管理大平台。能够对主动巡查发现和群众各渠道反映的问题做到准确定位、实时 " 秒 " 派,充分发挥快速反应、精准定位和监督完成的智慧效能。系统运行以来,仅环卫问题每月累计处理约 2500 宗,为全区环境卫生指数测评走在前列打下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盐田区积极推进城管执法队伍 " 三化四有 " 建设,年底基本完成相关创建工作。以全面整治和规范养犬管理为例,今年共整治遛狗不牵绳 83 宗、犬只随地便溺 47 宗、涉犬投诉数量 127 宗、捕捉流浪犬 191 只,发放文明养犬宣传单 2000 份。" 好的政策离不开执法人员的精准高效执行,他们的努力让文明养犬逐渐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爱犬人士胡女士提到。

此外,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案卷制作水平,盐田区还组织各街道执法队开展 3 次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审核案卷 73 宗。通过季度案卷评查,总结归纳全年案卷评查工作情况,形成案件评审制度指引,拟定案卷奖惩办法及案卷制作工作责任追究制度,真正落实案卷制作 " 谁执法、谁制作、谁负责 " 的工作机制,推进案卷评审水平实现质的飞跃。

旅游胜地环境提升安全有保障

低碳绿色骑行井然有序形成新风尚

除了常规的公共服务,盐田区还十分注重优化、提升市民的体验感,为让市民愉快出游盐田区做足安全功夫,为让市民绿色出行盐田区力推 " 绿动 " 便民举措。

" 我每年都会带家人来大梅沙度假,能深刻感受到海滨公园的环境越来越好,越来越井然有序,安全越来越有保障。" 住在福田区的罗先生高度赞扬大梅沙海滨公园。很多游客跟罗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一组数据很能说明情况:截至 10 月 31 日,公园共接待游客 270.62 万人次,成功救起 189 名溺水游客(无溺亡事故发生),帮助寻找走失老人小孩 950 起,查获管制刀具等违禁品 6338 起,还发生拾金不昧等好人好事 84 起,公园收到 44 封游客送来的感谢信。

据了解,公园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环境卫生状况良好、整体秩序安全可控、无安全事故发生," 五一 "、端午、中秋、国庆等重大节假日均平稳过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旺季的海上救生工作首次实现 " 零溺亡事故 ",创下开园 20 年来的最好成绩。

骑行正逐渐成为盐田居民出行新时尚,为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盐田区今年基本实现城区内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全覆盖,充分满足广大市民绿色出行的需求,更是成为 " 低碳生态示范区 " 的一个亮点工程。据悉,盐田区 " 绿动 " 公共自行车现有 193 个站点、6000 辆自行车,车辆站点已覆盖全区,而且车辆摆放有序,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

盐田人有多爱骑行?截至目前,共计 18.2 万人办理了骑行卡(其中骑行卡 8.7 万张,注册手机 App 账户 9.5 万余人次),辖区每天借车量高达 2 万人次,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运营至今总借还自行车接近 8500 万次。

打造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高效机关

党建引领推动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今年盐田区在城市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全面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机关自身建设,坚持用党建引领各项工作、全面规范各条线的工作,形成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良好机制和高效机关。盐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坚持 " 第一议题 " 理论学习,积极开展 "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 主题教育,始终瞄准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截至今年 10 月底,受理盐田民意畅达系统平台案件共 549 件,结案率达 99%,备受好评。

接下来,盐田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将按照《盐田区勇当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尖兵的行动方案(2019~2025 年)》要求,全力打造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典范城区、打造 " 全国最干净城区 " 典范、打造世界级 " 山海花城 "、打造全国 " 智慧城管 " 建设标杆。尽全力抓好并落实各项工作,助力盐田区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

数说 "盐田城市管理的 2019":

1、重点实施公园改造、花景大道等26 个项目建设,打造世界级 " 山海花城 "

2、在辖区228 个住宅小区(含城中村)配备 " 黑科技 " 的垃圾智能分类设备

3、目前 22 个城中村中已有21 个完成综合治理任务

4、市容环境指数评比前 10 个月盐田区有8 个月摘得桂冠,环卫指数测评继续排在全市第 1 位

5、" 智慧城管 " 系统运行以来,仅环卫问题每月累计处理约2500 宗

6、盐田区 " 绿动 " 公共自行车现有193 个站点、6000 辆自行车

2020 年盐田城管 " 十项重点工作 ":

1、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2、推进盐田半山公园带建设

3、推进海山路、恩上路和深盐路两条中轴线景观建设

4、打造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典范城区和 " 全国最干净城区 " 典范的 " 双典范城区 "

5、推动新一轮垃圾中转站建设

6、高标准抓好城中村环境

7、高标准做好深盐路、海景二路、海滨公园、海滨栈道建设中的协调对接工作

8、优化智慧城管监管体系

9、理顺执法机构工作关系

10、加强城管系统的廉政和党建工作

深圳晚报记者 叶洋特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