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月 20 日晚 9 点 10 分,大型原创音乐文化节目《劳动号子》播出了第十期," 时代号子手 " 王宏伟、戴玉强、陈思思、霍尊、萨顶顶、刘力扬,用歌声传递劳动奋进力量,让奋斗成为新时代的亮丽底色。
王宏伟挑战土家族号子气势磅礴
清江是土家族的母亲河,它孕育了当地独特的放排劳作。面对清江的惊涛骇浪,放排工倾尽全力闯险滩、战激流。这种战天斗地的劳动精神,被作曲家胡克记录在了《清江放排》中。
本期," 西部歌王 " 王宏伟燃情高唱《清江放排》。在王宏伟高亢激昂、张弛有度的演唱中,号子舞台 " 秒变 " 清江,土家汉子用生命与风浪搏斗的劳动景象跃上荧屏,听者无不感到热血沸腾。
戴玉强高歌描绘赛龙舟盛况
赛龙舟是盛行于东南亚地区的民俗活动,关于它的起源众说纷纭。被誉为 " 歌坛常青树 " 的歌唱家吴雁泽,凭借一曲《龙舟竞渡》,将龙舟竞发、生机蓬勃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
本期," 美声歌王 " 戴玉强火热唱响《龙舟竞渡》,用歌声展现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劳动力量。为了更好地感受曲中意境,戴玉强还特意前往龙舟制作之乡上漖村采风。
陈思思诠释新时代劳动风貌
《劳动畅想曲》歌颂了新时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奋斗精神,词作家越夫介绍,此作品用艺术手法,深刻释读了劳动推动历史发展,亦催生人类自身的科学真谛,热情讴歌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音乐从现代劳动设备上原音取样重新编配,原唱者陈思思大气深情的演绎,用音乐向新时代劳动者们致敬。
霍尊演绎越剧版号子茶香四溢
1958 年,周大风为越剧现代戏《雨前曲》创作了《采茶舞曲》,这首音乐深受群众喜爱,并得到周总理亲笔改词。本期," 国风唱作人 " 霍尊演绎了脍炙人口的《采茶舞曲》。
节目中,霍尊坦言自己十分痴迷茶道。自打喝了普洱茶入了 " 茶坑 ",他对茶的热爱便一发不可收拾,甚至专门找老师学茶艺。
萨顶顶化身彝族姑娘 " 打秧鼓 "
在彝族人心中,秧鼓是一种通灵的神器。每逢栽秧时节,云南花腰彝的姑娘们会在田边跳栽秧鼓舞,以祈求来年的风调雨顺。
本期," 灵魂歌姬 " 萨顶顶献上《打秧鼓》,在号子舞台掀起一股 " 云南民族风 "。演唱中,萨顶顶以灵动活泼的演绎,生动还原云南姑娘载歌载舞的劳动风貌,唤醒了观众对 " 打秧鼓 " 民族文化的记忆。
刘力扬重塑经典致敬南泥湾精神
作为大生产运动的代表性曲目,《南泥湾》热情歌颂了劳动人民通过拼搏,建设出风景美如画的南泥湾,传递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南泥湾精神。
本期," 自由歌者 " 刘力扬大胆突破原曲结构,制作人声切片效果,为这首家喻户晓的《南泥湾》穿上时代 " 新衣 "。这曲时尚前卫的 " 电音版 "《南泥湾》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
自贡号子王为盐工号子 " 带盐 "
在机械化生产广泛应用之前," 千年盐都 " 四川自贡的制盐劳作主要靠人力来完成。千百年来,历代盐工在自贡先后钻井 13000 多口,相当于凿穿 400 多座珠穆朗玛峰。为达到步伐一致、消除疲劳,盐工们发出 " 哼哟、嗨哟 " 的吆喝声,创造了独树一帜的盐工号子。
本期,自贡盐场号子传承人罗立章、程金声惊艳亮相,携手现场 300 名观众,共同唱响原汁原味的盐工号子。号子声声,此起彼伏,盐工号子以其无穷的魅力,在号子舞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深圳晚报记者 赵伟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