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02
深晚独家|腾讯主动探索未成年人保护模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2019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成年人守护论坛暨未成年人守护生态共建大会 " 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这个论坛是 2019 年度中国游戏产业年会的主要活动之一,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主办、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承办。论坛上,腾讯等 10 家知名游戏企业代表共同发表了《中国游戏行业未成年人守护宣言》,以此作为响应行业新规的一种宣示。

▲腾讯、网易等 10 家游戏龙头企业在论坛上发布行业宣言。

监管层:防沉迷政策不断升级

记者在年会论坛上采访时获悉,经过最初几年的 " 野蛮式生长 ",如今中国游戏产业防沉迷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保护未成年人成为游戏产业发展的核心话题。

据了解,2018 年底,主管部门专门成立了网络游戏道德委员会,对游戏进行审查。此外,防沉迷手段同样在不断升级。2019 年 10 月,《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新增 " 网络保护 " 专章;11 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游戏时段、时长、付费充值上限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一旦严格执行,必然导致大量的玩家流失。12 月,文化和旅游部向全国各省市区文化部门下发正式通知,明确了文化执法部门对网络游戏市场的执法依据,重点指向无版号网络游戏运营等违法违规行为,无版号游戏直播也被重点纳入查处范围。12 月 18 日,《游戏适龄提示规范》等四项团体标准研制工作启动会在海口召开。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对于游戏企业来说,意味着未来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重大。

监管部门: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是第一重点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在年会上致辞时,提出了游戏行业发展五大工作要点," 着力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 成为五大要点之首。

这五大要点是:着力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着力健全审批与监管并重的工作机制;着力丰富游戏的思想文化内涵;着力推动高质量精品化战略;着力在合作共赢中弘扬中国精神。

网易、搜狐畅游、创梦天地等游戏产业头部企业高管随后在论坛上亮明态度:严格把关产品的研发、制作和生产,做出更多规范化的约束,逐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体系;通过技术手段精准识别用户,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进行严格管控。

腾讯:积极助力构建行业健康生态

作为游戏产业公认的龙头企业,腾讯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的一些做法,成为年会和论坛上的热门话题。

腾讯公司高级副总裁马晓轶曾在 2019 年 8 月时表示,为了确保所有未成年用户都可以受到保护,如果有游戏因为技术等硬性原因无法接入健康系统的——即便依然可以贡献营收——腾讯都会毫不犹豫地把它们停运和下架。

腾讯互动娱乐副总裁崔晓春在论坛上分享了腾讯未成年人保护的效果数据:提供事前设置功能的成长守护平台自 2017 年 2 月上线以来,已服务超过 2000 万用户;承担事中管理的健康系统于 2017 年上线,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执行严格的游戏时长限制规则,并且在 2018 年下半年升级健康系统,先后接入了 " 公安权威数据平台强化实名校验 " " 金融级别人脸识别验证 " 等新功能;事后服务模块的 " 少年灯塔主动服务工程 " 目前累计订阅服务的用户超过 1000 万,为超过 1720 个家庭提供了免费的教育辅导服务。

腾讯公司副总裁、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则在年会上透露,目前,腾讯健康系统已经覆盖了腾讯游戏超过 98% 的活跃用户,截至目前,平均每天有 560 万未成年用户会因为触发健康系统的时长限制而获得保护。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腾讯积极探索适龄提示制度,并在此基础上于成长守护平台里上线了一款产品—— " 给家长的游戏指引 ",通过给家长提供一些游戏 " 专有名词 " 的解释,以及一些实际的建议,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提供更多帮助。

专家:家长陪伴是最好的守护

除了在线上采取的技术手段,腾讯还积极利用成长守护平台开展线下的工作。2019 年,腾讯成长守护平台联合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发起了 " 幸福列车 - 童画车票 " 公益项目,呼吁社会大众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为缺少家庭陪伴的孩子创造与父母团聚的机会。同时,他们还与 "DE 成长训练营 " 合作,组织了 " 腾冲 - 松山断网百公里活动 "。" 我们在这种特殊的外部环境下,观察参与者的人际交流和亲子关系状态,以期找到某种有效提高青少年和家长如何利用现实交流能力来避免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方法。" 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郑磊介绍说。

▲参与腾讯成长守护平台组织的滇西断网百公里徒步活动的亲子队在终点冲刺。

在年会未成年人守护论坛上,与会专家也一致认为,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靠企业单打独斗远远不够,只有积极推动家校共建才有可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华办儿童保护官员苏文颖认为,家长的沟通、理解、陪伴是未成年人防沉迷事业的重要一环,因为家长的理解和陪伴是每个孩子最基本的需求,是孩子安全感、自我价值最主要的来源。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作者尹建莉认为,要多给予孩子信任和陪伴,只要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就不会有沉迷游戏的情况。

《世界名校学生家庭教育手记》主编王建军认为,家庭在孩子沉迷游戏的管控上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父母有效陪伴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社会和学校起的作用。" 面对网络游戏,家长需要智慧型的引领,千万不要堵。我们要拥抱网络,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兴趣,因势利导。"

观点

郑磊(腾讯互动娱乐用户平台部总经理):我们最高优先的是行业自律,我们要有行业共识,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形成标准,后面的事情会越做越好。

谭雁峰(盛趣游戏副总裁):家长和孩子因为游戏产生矛盾不是一个游戏企业可以解决的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游戏不是鸦片,是人的天性,让孩子玩游戏不是问题,问题是让孩子适度地玩什么样的游戏。但把这个复杂的问题单独寄托于游戏企业,或者企业提供的工具来解决是不现实的。

案例

姓名:小杰(化名)

籍贯:深圳

职业:中学生

小杰今年 14 岁,母亲张女士在深圳做生意。小杰在小学五六级的时候接触游戏,张女士对游戏的认识如同洪水猛兽,不知如何管教孩子,只能直接没收手机,结果亲子矛盾加重。小杰不希望妈妈不理解自己,也想证明自己对游戏有自制力,于是小杰主动告诉妈妈成长守护平台可以管理游戏时间,然后帮妈妈关注了公众号。张女士通过守护平台掌握了了小杰的充值情况,并和小杰一起设置额度和游戏时间。现在小杰已经能够很好地控制游戏时间和频率,张女士也掌握了和小杰的沟通技巧。(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提供)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 文 腾讯成长守护平台供图

相关标签

腾讯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