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3 日,深圳市罗湖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召开,罗湖区区长刘智勇向大会做报告。
当天,200 多名人大代表到场参会,还有诸多政协委员列席,同时邀请了区直各处以上单位工作人员,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部分工作人员,各中小学校长、区直各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同时还有市人大代表和居民代表出席。会后记者连线了几位罗湖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听他们谈一谈自己对罗湖区政府工作报告的解读和看法。
王宏:希望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 " 十三五 " 规划收官之年,罗湖区人大代表、深圳海关缉私局纪检监察处纪检特派员王宏说自己尤为关注这一年的区政府工作报告。
听完报告她很振奋,主要有两点感触很深," 一是只争朝夕,二是干事担当。新年上班的第二个工作日就开始开会,而且明天周末还继续开会,让人感觉只争朝夕;区长谈到罗湖,小城区可以有大作为,老城区可以焕发新活力,先行区可以再崛起,让人感觉很有干事担当 "。
对 2020 年各项工作,王宏表示自己充满信心和期待。不过,她同时强调," 报告是蓝图,报告要变成现实,需要实干兴邦的精神,希望政府早日把蓝图变为现实。关于公办园在园儿童占比达 50%,目前罗湖还有很大差距,作为人大代表,我也会聚焦政府重点工作,监督政府报告的落实情况。据了解,区委区政府很重视这项工作,已经分解了任务到各部门,逐级签了责任状。"
赵发科 :2019 年的数据很实、成绩来之不易
"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给我的感觉,一是实,二是有亮点 "。罗湖区人大代表,深圳市综合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副总经理赵发科说。他认为,2019 年的成绩数据很实,成绩来之不易。罗湖区跟大湾区发展对接得很充分,有超前的眼光,面向未来。
赵发科非常关注报告中关于营商环境的表示,对于做好系统性营商环境的规划、找到符合罗湖未来发展的产业,他认为,这需要广调研,发挥政府、调研机构及企业的作用,吸取他人所长,补己之短。在招商引商的同时,需要 " 安商 "" 稳商 "" 育商 "," 在罗湖培育有特色的知识型企业,培育出罗湖名片,这尤为重要 "。
他建议以产业集聚性发展作为总体要求,做好经济的规划、产业的规划、空间的规划;建议政府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企业的角度,主动跟企业对接;政府与企业多做一些互动性的交流,领导与区里企业的行业对接,碰撞出火花。
张冠群:2019 年罗湖教育荣光时刻很多
罗湖区人大代表、螺岭外国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张冠群表示,作为罗湖的教育人,他真切地感受到 2019 年罗湖教育的深度变革,以及罗湖教育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在这一年中,罗湖教育综合改革进入了 " 课堂革命 " 的研讨阶段,其目的是推进育人模式的改革,从关注教师的 " 教 " 到关注学生的 " 学 ",她认为这是非常有远见卓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教育变革。" 能够赶上罗湖教育蓬勃发展、创新进取的时期,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的幸运,也是人生的幸运 "。她表示。
张冠群认为,2019 年,罗湖教育克服了很多困难,也取得了可圈可点的成绩,尤其是罗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获得了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优胜奖,还有两个全国的教育盛会在罗湖召开,一是 2019 全国家庭教育学术年会,二是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现代化暨深圳教育先行示范论坛,罗湖翠园中学的孙殿元老师获得了 " 深圳市年度教师 " 的称号。" 这显示了罗湖教育锐意改革、务实创新的万千气象,也是这是罗湖教育的荣光时刻 "。她说。
同时,张冠群表示,面向未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背景下,罗湖教育还有许多新的 " 生长点 ",特别是在幼儿教育、职业教育、家长培训方面,以及教育用地紧张、学位紧张等问题。她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是要精准对标国际一流教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先行示范的时代意义与价值,促进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何诚颖 : 罗湖金融业增加值超过 820 亿元 可圈可点
" 罗湖去年的成绩可圈可点,面对诸多风险挑战,经济发展稳中有进,金融业增加值超过 820 亿元,同比增长 7% 左右。" 罗湖区政协委员、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何诚颖一直关注罗湖的金融业发展,对去年浦发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入驻罗湖、红岭新兴金融产业带推进的成果表示欣喜。
他说,罗湖是传统的金融强区,在 " 双区驱动 " 的重大历史机遇下,罗湖需要全面深化深港的互利合作,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的主引擎、新经济发展的策源地和高品质生活的示范区。为此他提出了《关于深化深港金融合作 促进罗湖区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何成颖认为,罗湖是深圳最早的城市中心,在深港合作中拥有天然优势,建议罗湖争取吸引更多香港主流及新兴金融机构进驻罗湖,加快完善深港金融合作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创新监管试验区,争当 " 双区 " 建设尖兵。
王贤华:工作报告站位高、统筹性强、视野广、思路清晰
罗湖区人大代表、深圳市太网船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湖区工商联副主席王贤华表示,上午听完区长的政府工作报告以后,有两方面的感受。一方面,作为人大代表备受鼓舞,为 2019 年罗湖各项事业取得的可喜的成绩感到振奋;另一方面,政府工作报告对 2020 年的工作做了一个科学、合理的周密部署,让他感受到其站位高、统筹性强,而且视野广、思路清晰的特点。
"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2020 年,我们要做到有的放矢,针对 2020 年的具体工作部署,做到依法监督、促进政府工作,充分发挥一名代表应有的职责和作用。" 王贤华表示。
他对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明确指出了在 2020 年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这一点比较印象深刻。在两会前,他也提交了关于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议案。他认为,在硬实力方面,罗湖区作为老城区,先天存在土地供应、产业空间不足的情况,政府应通过进一步加大推进城市更新,不断的释放更多的产业空间。在软实力方面,应开展的工作有很多,但他觉得有三点应尤为注重。
第一是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以及用好人才。要不断完善相关政策落地,创造更多优越的条件吸引人才,为罗湖的全面振兴做出一份智慧贡献。
第二,推动完善的产业扶持的政策落地,吸引更多的国际国内的优秀企业,特别是那些高科技创新型企业,让他们愿意来罗湖落地生根。
第三,政府部门要从多渠道多方式方面去帮助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要实在的为中小企业就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有利于中小企业更好地在罗湖发展起来,政府在积极做好招商引资的同时,也务必要把 " 安商 "" 稳商 " 做好做到位。
罗伟香:
为罗湖医养融合经验上榜国家典型案例感到自豪
" 听了报告后非常振奋,既看到了罗湖过去一年亮眼的成绩单,也看到了振兴罗湖的希望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人民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龙华分院护理部主任罗伟香尤其关注民生,对罗湖医改入选深圳市市长质量奖,两项医养融合经验上榜国家典型案例感到自豪。
她表示,罗湖是个老城区,面对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的健康与养老成了民生关注焦点。为此她提出《关于加快推广医养融合 " 黄贝岭模式 ",构建罗湖养老 " 医养护康 " 一体化模式》的建议,希望罗湖医养融合 " 黄贝岭模式 " 可以作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 民生幸福标杆 " ——老有颐养方面一种养老模式尽快在罗湖区推广,在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推广,同时建立医养融合一体化的行政协调机制,多管齐下提高 "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 效果,丰富模式内涵,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
李永洲:
对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提法印象深刻
" 听完区长作的政府报告之后感到非常振奋,我对报告提到的罗湖今年要全面加快产业集聚和促进创新发展、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企业服务体系的相关举措印象深刻。" 罗湖区政协委员、深圳市中科美城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技术大学客座教授李永洲表示。
2019 年,深圳制定了 " 深圳企业家日 " 制度,但是对早期的这种初创企业以及早期有技术含量的这种项目扶持的力度还是不够,政府部门应该利用好 " 有形之手 " 加快制定有效鼓励创新的政策和法律,加强在创新创业生态中所扮演的作用,形成 " 大学—产业—政府—资本 " 的 " 四轮驱动 " 等在内的完整创新生态。其次,优化创业文化氛围,形成更加包容的文化氛围,使之能够吸纳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同时也要通过人才的流动、交流而产生知识流动,支撑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繁荣及创新要素的高度聚集,让罗湖产业创新持续走向繁荣。
罗湖的振兴发展,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生态的持续营造、离不开包容、多元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中小企业的不断创新。政府要加快壮大扶持力度,推动创新经济、新兴产业的创新发展,助力罗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世界一流湾区。
陆有源:
罗湖的国际化的建设和发展国际人才交流产业值得关注
" 今天的政府报告,我觉得是一个前瞻的报告、务实的报告。" 罗湖政协委员、佳兆业集团科创版块副总裁陆有源表示。
他说报告当中有两点是他比较关注的,一个是讲到民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政府要大力扶持和驱动民营经济,他觉得提得非常及时。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关于罗湖的国际化的建设和发展国际人才交流产业,助力罗湖的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
2020 年 " 两会 ",他准备了两个提案《关于发展国际人才交流产业,提升罗湖产业国际化水平的建议》《关于推进国际化文化风情街区建设,提升罗湖国际化水平,积极吸引国际化产业及人才落地的建议》,他说这也与工作报告的理念相符合," 罗湖作为深圳改革开放最前沿、最早开放的一个区域,有三个口岸,应该继续发扬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精神,通过口岸经济带建设,不断吸引更多的国际化的顶尖企业和人才到罗湖来落地生根,助推辖区产业带上迈上更高的台阶。" 陆有源说。
他同时认为,未来辖区在发展上,也应充分发挥 " 双区驱动 " 政策红利,加快新兴产业、金融、教育的国际化步伐,加大力度引进国际化人才和国际化产业,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文化风情的特色街区,对标纽约、东京、伦敦等国际化大都市的国际化建设经验,再创罗湖作为深圳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先锋的形象。
深圳晚报记者易芬 实习生胡康俐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