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04
开放再出发,为什么是苏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 我喜欢苏州。"27 岁的韩国富川女孩金度暻说,她在苏州工作 4 年了,对于她来说,苏州不仅仅是工作地,更是温暖的避风港。

" 我们在苏州工业园区待了 22 年," 美国丹纳赫集团亚太区运营副总裁张帆说,未来集团还将继续把真金白银投入这片江南热土。

为了吸引更多国际资源汇聚苏州,2020 年开年第二个工作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发布今年的 "1 号文件 ",推出 30 条重磅措施,进一步加大社会开放力度,以开放引领未来发展,让苏州朝着国际性大都市迈进。

△ 2020 年开年第二个工作日,苏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了苏州开放再出发大会

过去的 40 多年,为什么是苏州站在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现在,为什么又是苏州发起了开放再出发的信号?未来,会给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苏州?这场大会,给了我们清晰的答案。

" 最强地级市 ",凭什么能

韩国女孩金度暻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我在中国待过很多座城市,现在选择在苏州生活,因为苏州不但经济发达,生活节奏也比较舒缓。我还特别爱吃松鼠桂鱼。"

她是国民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的一名普通职员,苏州给了这个外国女孩家的感觉。

△大会现场

金度暻说,她在苏州生活了近 4 年,就职于韩国企业的她,同时也是 " 中国媳妇 ",她嫁给了一个江苏男孩,和她爱的人一起在她喜爱的城市奋斗。金度暻说,作为外国人在中国工作生活,也能享受到和本地人同等的社会福利,苏州的包容性让她更喜欢这里了。

金度暻只是这座城市 4 万名外籍常住人口的一个缩影,而苏州更是外国企业进入中国投资的重要选择地。

作为本次大会上 556 个签约项目之一,美国丹纳赫集团的诊断制造研发基地落户苏州。丹纳赫集团亚太区运营副总裁张帆说:" 因为中国有近 14 亿人口的大市场,苏州又有创业、创新的氛围,开放的政策环境,齐全的产业配套,这是选择苏州最直接的原因。"

张帆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丹纳赫集团作为一家跨国公司,在与苏州多年的合作中,深刻地感受到苏州对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的公平态度,这是苏州国际视野的体现。

"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呢?靠的就是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在会上表示,苏州的发展既得益于开放,又生动诠释了开放的好处。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中,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苏州要继续勇立潮头、勇争一流,还是要始终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全方位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

拥有巨大优势,为什么要再出发

即使有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巨大优势,苏州仍有巨大紧迫感,而这正是开放再出发的驱动力。

" 历史的机遇在召唤着我们,风险挑战也在考验着我们。" 蓝绍敏指出,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黑天鹅 "" 灰犀牛 " 不时隐现,全球经济仍面临诸多风险挑战。

苏州是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对外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目前拥有各类外资地区总部及功能性企业 300 多家,156 家世界 500 强公司在苏州投资了 400 多个项目,累计使用外资 1320 亿美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位。

苏州的紧迫感还来自区域经济的竞争,蓝绍敏在大会上对这一挑战作了形象概括:" 对标热 "" 抢人潮 " 席卷全国,我们在对标先进、比对政策,同时也在被对标、被比对。苏州如何在 " 第一方阵 " 中保持领先、继续冲刺?

据了解,苏州对标的是深圳市,过去苏州与深圳经济规模相当,但近年来深圳在高端制造业、5G 等产业抢占先机,两市经济有了差距。与此同时,在特定领域的对标中,长三角部分城市亦聚集了更具优势的生产要素。

" 前有标兵,后有追兵,是苏州当前在区域竞争中的处境。" 苏州大学自由贸易区研究中心主任王俊说,苏州必须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而这个突破口必须与过去的发展模式相区别。

苏州要做什么?突破过去

严峻挑战面前,必须开放再出发,这是苏州正在找寻的突破口。

改革开放 40 多年的经验表明,在自然资源、传统经济并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苏州依靠坚持改革开放创造了 " 最强地级市 " 的奇迹:以不到全国 0.09% 的土地和 0.77% 的人口,创造了全国 2.1% 的 GDP 和 7.7% 的进出口总额,从全国 GDP 第 30 位上下一路赶超奔跑到全国地级市之首。

但蓝绍敏指出," 吃老本跑不出‘加速度’,不加油轰不出‘推背感’,必须拿出苏州人的拼劲、闯劲,拿出‘开放再出发’的真招、绝招,勇争第一,勇创唯一,永立伟大新时代的潮头浪尖。"

开放再出发的关键词是 " 再 ",意味着苏州未来的开放必定是更全面的开放、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度的开放,而这样的开放背后,不仅是政府给予人才、企业真金白银的实惠,更是苏州正在突破的种种限制与约束。

大会上发布的 1 号文件提出,鼓励工业制造业和生产性研发项目出让用地增容增效。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陆铭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此举意味着苏州率先突破了过去对产业发展用地容积率管制的思维,将限制容积率转变为鼓励企业提高容积率,此项政策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发展成本,促进产业集聚。

在鼓励项目提高土地容积率上,苏州规定,对项目出让用地容积率低于 1.5 的,进行专业论证、集体会商,明确出让地价和项目发展要求;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对项目出让用地容积率高于 1.5 的,每增加 0.1 容积率,建成后根据产业水平和门类给予不超过出让价格 4% 的奖励,最高不超过出让价的 40%。

此外,蓝绍敏指出,苏州将提供更精简便捷的行政审批,对标全国最好、世界一流,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实现行政审批时限的更大突破。

苏州开办企业时间将压减至 2 个工作日内,不动产登记压减至 3 个工作日内,企业平均纳税时间缩短到 100 小时 / 年;在投资项目建设审批时限上,从申报立项、选址、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直至竣工验收,最快 40 个工作日完成审批,最长不超过 80 天;在人员往来便利化方面,推广出入境智慧大厅模式,加快推进外国人来华邀请网上申报机制和 " 不见面审批 ",让海外英才往来自由。

" 苏州正在努力汇集全球资源要素,将自身打造成高端制造业的高地。" 陆铭指出,在当前关头,苏州提出进一步加大开放,以开放理念引领发展,并率先突破过去诸多制约,必将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苏州是什么?一座城市的雄心

开放再出发背后,是苏州对自身城市身份的重新定位。全国最强地级市、长三角一体化 C 位,是苏州在本土区域经济中的城市身份,但如今苏州有了更大的雄心。

" 去年蓝书记来苏州后,对苏州的城市定位是国际化大都市。" 王俊说,这是苏州首次明确提出建设国际化大都市。

" 到 2035 年,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更加成熟稳定,成为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全国典范,成为具有一定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 蓝绍敏指出。

开放再出发是苏州实现这一雄心的途径。王俊说,苏州未来是开放 2.0,以开放 + 的理念去创新、投资、构建营商环境、环境治理。" 在新的开放理念下,苏州会打造一批先导产业,比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一代通讯技术,这些是依靠科技创新带动的产业升级。"

苏州亦在此次开放再出发大会上给出更加清晰的目标。2020 年确保 GDP 突破两万亿元,2022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 6%,年均进出口总额保持在 3000 亿美元左右,三年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达 200 亿美元;2025 年,初步建立制造业和服务业国际化、高质量特征更加鲜明的产业体系,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综合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行列。

一步步实现上述目标后,苏州也将深度融入全球贸易分工,参与更高层次的国际城市竞争,而离 " 国际化大都市 " 目标也就不远了。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熊平平 王天驰 张瑜 何洁 / 文 顾炜 蔡玥 袁俊帆 / 摄

(编辑 张宇)

相关标签

苏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