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06
南京两会 | 吃了感冒药开车头昏,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药驾”危险要关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安莹)如今,车主们都知道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但公众对于 " 药驾 " 还没有太多认知。1 月 6 日,出席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委员们来到住地报到,民盟南京市副主委、南京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邵蔚就关注到了 " 药驾 " 问题,她认为,与酒精对驾驶安全的危害一样,许多药物也同样有着潜在的驾驶危害。

邵蔚表示,临床上服用后会影响驾车的药物有不少,比如感冒药、抗过敏药、增强胃动力的药、降糖药等,多是用于治疗一些常见疾病的,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抑制中枢神经的成分,人在服用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反应迟钝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严重影响驾驶人的驾车安全。

服药后开车引发的事故,南京曾出现过多次。根据媒体报道,就在 19 年 12 月底,南京高速五大队辖区机场高速上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就是由于司机服用感冒药后打瞌睡引发,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邵蔚调研发现,虽然在交通事故中 " 药驾 " 占到 10%,但目前没有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来判定 " 药驾 ",交通法规也没有对 " 药驾 " 行为进行界定,相对于 " 酒驾 "" 毒驾 " 来说," 药驾 " 的监管还是一片空白。

现代快报记者在南京一些药店随机查看几种不同品牌的感冒药、抗过敏药,发现所有药品都没有在外包装上对驾驶人士进行特别提示。在一些感冒药的药品说明书的 " 不良反应 " 和 " 注意事项 " 中提及 " 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 的字样,对普通市民来说,很难特别关注到这类提示。

邵蔚建议,相关部门应该从顶层设计着手,在药物的外包装上有明显标识,比如 " 服用此药会对驾车带来风险 " 等,此外,在一些知识上要深入宣传,比如医院用了这方面药后,希望临床医生药能够及时告知,最好是发一张卡片,用书面的方式提醒患者们注意效果更好。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感冒药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