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孙旭晖 杨亦文 文 / 摄) " 集中力量解决好当下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民生难题,让民生实事更加可感可知。"2020 年 1 月 9 日下午,宿迁市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解读宿迁市委一号文件《关于 2020 年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意见》。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今年宿迁的民生实施项目共有十大类 100 个项目,将投入 382.99 亿元解决民生难题。
△宿迁将实施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
投资 35 亿优化 23 个教育项目
即将实施的 100 个项目中,与教育布局优化相关的就有 23 个,计划投资 35.34 亿元。2020 年,宿迁市中心城区将建设学校 22 所,提供学位 45030 个,大班额现象基本消除,推动 " 学有所教 " 逐步向 " 学有优教 " 转变。" 通过这些项目,着力解决中心城区中小学学位不足,以及布局不均衡、大班额、入学难等突出问题。" 宿迁市发展改革委主任王守兵介绍道。
△ 2020 年,宿迁市中心城区将建设学校 22 所
医疗方面,宿迁将开展医护人才梯队建设提升、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65 岁以上老年人健康关爱、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筛查等 5 项行动。其中,宿豫区来龙等 4 所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建成并投用,启动 4 个功能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资源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同时,宿迁还将实施中心城区供水能力提升、农村供水管网更新改造等工程,启动银控二水厂四期工程建设,改造农村老旧供水管网 900 千米,农村地区管网漏损率控制在 30% 以内,实现城乡供水 " 同网同质同服务 ",让老百姓喝上更加优质安全的 " 放心水 "。
进一步强化基础配套建设
" 今年的民生事项更加聚焦群众需求,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集中力量解决好当下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急需的民生难题,让民生实事更加可感可知。" 据宿迁市委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王德鹏介绍,今年将在与群众 " 衣食住行 " 相关的基础配套建设上,做进一步的强化。
△继续深入推进农房改善及棚改三年行动计划
2020 年,宿迁将实施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中心城市棚户区改造、中心城市定销商品房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四大工程,深入推进农房改善及棚改三年行动计划,改善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此外,将实施出行畅通、市区道路智能疏导、市区好巴士系统建设、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和安全生命防护、公交场站建设、公共自行车出行优化升级以及市区停车便利化等 7 项工程,推进市区公共交通一体化,优化城市公交线路,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缓解城区拥堵和 " 停车难 " 状况,提升乘车的准时率、舒适度和安全性。
推动食药供给安全方面,宿迁将开展消费品质量监管保障行动,实行严管重罚,加大抽检频次,年度抽检制造业产品 900 批次,确保产品合格率 94.8%,食品抽检率达 6 批次 / 千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 " 舌尖上的安全 "。
持续提升城乡服务功能
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宿迁今年实施的十大类民生事项中,致力于提升城乡服务功能的质量民生有 4 项。首先,宿迁将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富民激励、职业技能分类培训提升、妇女就业推进等四大行动,以就业岗位创造和就业技能培训提升为主要抓手,为城乡居民稳定增收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同时,提升帮扶成效,开展社会保险扩面、" 三降三控 " 医保惠民、教育扶贫助学、困境妇儿精准帮扶、退役士兵社会保险接续、优抚对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特殊困难群体保障提标、残疾人帮扶救助、志愿惠万家和信访积案化解等 11 项行动,进一步增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温度,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在服务能力的提升中,宿迁将推进市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市图书馆新馆、智能城管平台、电梯应急救援平台、乡镇(街道)和社区群众诉求响应智能化 e 站、12345 智能化服务平台、智能城市科技馆(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市区公安 "15 分钟便民服务圈 " 等 8 项工程建设。
在环境质量上,将实施朱海 · 牛角淹水环境修复、洋河新区城区水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提升、河西污水处理厂二期、公园绿地建设、单位庭院开放、林荫城市建设、市有机生物处理中心(粪便处理厂)改造提升、城乡垃圾收储设施改造提升和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10 项工程,开展大气环境质量提升、国土绿化提标、" 厕所革命 " 提速等三大行动,打造生态宿迁、宜居宿迁、魅力宿迁。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