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10
厉害了!这位江苏女职工登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阿里亚 胡玉梅)1 月 10 日上午,2019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基层一线工作近 20 年的江苏电力工人何光华登上了领奖台,摘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工人农民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何光华主持完成的创新成果《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为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江苏女职工成 " 幸运儿 "

一般来说,能获得国家科技奖的,不是著名的专家,就是专职科技人员。但是,何光华是在基层一线工作近 20 年的普通电力工人。一身米色工服、清爽自然的齐耳短发、脸上总挂着笑容 …… 这是她留给现代快报记者的第一印象。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这位普通的电力工人完成的创新成果相当不 " 普通 "。

虽然我们每一天的生活都与电息息相关,但对于电力工人,很多人并不熟悉。因为,他们常常坚守在我们看不见的地下,做着我们看不见的 " 大事情 "。何光华主持完成的项目是《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针对高落差环境下高压电缆施工极易造成损伤引发故障的世界性难题,她在生产一线 19 年的工作中,不断积累,开展了 3 项技术创新,实现了高压电缆的无损施工,为提高城市供电可靠性做出了重大贡献。

" 随着城市用电量的不断提高,高架桥、轨道交通、地铁等急剧增加,高压电缆逐渐成为城市的‘电力主动脉’。高压电缆又粗又硬,这些因素给传统施工带来了多种损伤且常规检测难以发现。" 何光华解释说,电缆施工损伤已成为大面积停电的重要隐患。尤其是在城市高落差、几字型电缆施工中,接头是最薄弱的环节,故障占比高达 50.8%。

无锡也屡次发生同类故障,有一次甚至导致区域 8.7 万用户停电 5 天。" 当时,我们师傅连夜抢修,几乎十几个小时都弯着腰在狭小的空间内维修电缆接头。我看着特别心疼,这是工作常态,很多师傅因此患上了腰肌劳损。" 何光华说,她特别想通过创新改变这种情况。

2009 年,她开始了创新长征路。2014 年项目实现了体系化创新,实现了无损施工,整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截至 2019 年,成果已在全国 28 省市的电力行业中得到了应用,在 1172 项电缆工程中一次投运成功率 100%。同时,在德国、瑞典等 10 国应用。近三年取得经济效益 7.5 亿元,推动了电缆施工领域的技术进步。

过关斩将!口头禅:再想想办法

何光华称,父亲是电工。小时候,她看到父亲修电器就很着迷,父亲也经常让她参与维修。从那时起,她就对电气设备产生了兴趣。之后,她考入河海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成为国家电网无锡供电公司的一线工人。" 电缆施工行业是男人的主战场,当时我是电缆班唯一的女性。" 何光华回忆说。凭借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她很快成为技术骨干。

在《高落差高压电缆线路无损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中,何光华遇到过不小的挑战。" 我先带领团队采用笨办法,吃住都在工地,进行实地数据记录。一个工地一个工地的记录和分析整理,一周一周的吃住在工地,坚持了 1 年多,获得了大量一手完整资料。之后,得到了公司的大力支持,研发了全点监控装置,大幅提升了数据采集效率。"

从小经历了无数磨练的她,早已习惯了在逆境中迎难而上。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当时,她的口头禅就是:我们再一起想想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我想听听你有什么好办法 ……

" 现在想来,世界性难题也不要惧怕。也有不少人觉得我异想天开,但不试试怎么就认为一定不行呢?8 年的持续努力,贵在坚持。埋在图书室系统排查、加入其他行业相关现场实地调研、有的时候到了走路吃饭也在想、听不进其他任何声音 …… 看着自己的成果能提高效率,减轻了大家的劳动强度,我发自内心地高兴。" 何光华欣慰地说。

何光华表示,作为生产一线的电力产业工人,她既感到骄傲自豪,又更感责任在肩。" 国家奖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今后我还要多多学习,立足岗位持续创新,争取带领团队做出更大的贡献。"

何光华,现为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室高级技师。从事电力电缆施工及检修工作 19 年,始终扎根生产一线,不断钻研创新、开拓进取,获得国家专利授权 40 余项。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巾帼岗位标兵、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国家电网公司领军人才、无锡市新长征突击手、国网江苏省公司技术专家等奖项和荣誉。

受访者供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