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ZAKER南京 2020-01-12
南大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团队研究成果入选2019“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吴煜昊 记者 舒越)2019 年度的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已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产生,1 月 11 日在北京揭晓。

△右一是万贤纲教授,正在和学生讨论问题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团队以及中科院物理所方辰、翁红明团队的研究成果《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约 24% 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扑结构》入选 2019 年度 "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据悉,中科院物理所、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以及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团队的三个独立工作,同时发表在 2019 年 2 月 28 日的《自然》期刊上。《自然》编辑部以《新颖材料的宝库使物理学家兴奋不已》为题进行了报道,指出该项成果 " 使得新奇的拓扑现象离应用更近了一步,或可引发电子学和催化学等方向的革命。"

△自然正刊发表时的截图

近年来,拓扑量子态是物理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2016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发现物质拓扑相以及在拓扑相变方面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的三位科学家。随着新的拓扑相出现,人们发现,拓扑材料具有常规材料没有的奇特物性,在电子、信息和半导体技术等方面有很大潜力。目前,科学家主要通过计算拓扑不变量寻找各种拓扑相,这种方法效率较低,所以已知的拓扑材料数目十分有限。万贤纲教授介绍:" 具体来说,就是发展了一套非常高效的预测有实用价值的拓扑材料的方案。"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邢定钰表示," 这样高效的方案,很适合对晶体库进行地毯式搜索,从而得到拓扑材料基因库。" 他认为,拓扑材料基因库将在未来给实验物理学家带来极大便利,将来的研究可以专注于基因库中的材料,而不必像以前那样 " 大海捞针 "。

本次获选 "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的南京大学物理学院万贤纲教授和中科院物理所翁红明教授,均为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培养的博士。更巧的是,万贤纲教授和翁红明教授是同门师兄弟,他们的博士生导师都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董锦明教授。

在另一项年度重大科学评比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评选中,据了解,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有两项研究成果已经入围了科技部 2019 年度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30 项候选名单,近期会由专家投票从中选出 10 项并向社会公众发布。

"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和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是我国科学研究工作传播的两大品牌项目,在科学家群体以及公众中的影响力和公信力日益增长。" 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 "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 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等部门组织开展,涵盖自然科学所有领域的重要进展。

(图片由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提供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