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月 12 日,广东省政协第十二届三次会议在广州开幕。会议研究部署 2020 年工作,推动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以新担当新作为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在 " 十三五 " 规划收官之际和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借势发力、乘势而上,实现新跨越新局面。会中,深圳省政协委员在参加分组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时,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深圳实际情况建言献策。省政协委员、深圳市工业设计行业协会执行副会长兼秘书长封昌红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发展提出了 4 条有效建议。
封昌红委员一直关注软实力发展,聚焦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去年她建议广东率先提出并实施国际化的 " 知识产权强省 " 战略,建言未来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知识城,引进所有产业链条,打造核心引擎高地。今年,在深圳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下,她的目光聚焦 " 人才 ",分别从产业匹配人才和国际化人才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寻找痛点,助力建设世界一流创新人才高地。封昌红的 4 条建议如下:
1. 加强教育顶层设计,构建职业英才教育体系。以政府为主导推动有关部门研究出台专门的职业英才教育政策,制定综合计划,构建职业英才教育培养体系;设立职业英才教育试点,支持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大学、科研院所及企业共同探索职业英才培养模式,举办职业英才学校、开设职业英才班,加强职业英才教育名师的培养。
2. 下放办学自主权,打通阻碍创新人才系统培养的学段壁垒。转变教育部门的教育管理职能,变教育管理为教育监督和教育服务,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部门进一步简政放权;建立教育、发改、财政等部门管理服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全面清理制约学校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3. 创建一批促进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基地与开展 " 深圳模式 " 先行试点工程。建立创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室、青少年科学家培养基地、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办学机制、课程设置、教学途径、学习管理与综合评价办法;构建高中、职高与大学紧密衔接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及配套的课程设置、教学与评价方式等。建议支持深圳开展高中、职高与高校、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试点,形成一流高学、一流高校、一流企业联合培养基础研究创新拔尖人才的模式。支持深圳加快建设人文、科技、工程、艺术、体育等特色高中。
4. 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体系。加大力度扶持一批企业培训中心,发挥企业的创新人才培养功能。引导企业从 " 用人 " 向 " 培养人 " 转变;支持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继续扩大办学规模 , 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和吸纳社会资本,增加教育服务供给。
对于人才转型升级的做法,封昌红委员还基于以上四点建议提出了植入工业设计和品牌双轮驱动培育产业集群的做法,在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此外,在 11 日下午举行的联组讨论中 , 封昌红委员发表了《关于提升人才与产业匹配度的建议》,并现场分享了两个小故事。
8 年前 , 在瑞典斯哥德尔摩设计创新大会上 , 有一位叫格里娜的女区长的致辞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格里娜说 :" 我们区里有享有盛誉的瑞典国立艺术设计学院 , 更重要的是区里的孩子从幼儿园开始 , 我们就教他们审美 , 教他们什么是设计、什么是创意 , 因此你们才能够看到北欧简约雅致的设计风格。"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美国波士顿麻省理工 MIT FABLAB 实验室。在那里从 7 岁到 70 岁 , 只要有想法的人都能在实验室里把东西做出来,其中大部分未来的去处就是 NASA、微软、谷歌、波音等公司。
" 我们能不能在创新人才培养上大胆改革呢 ?" 封昌红委员建议 , 创建中小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室、青少年科学家培养基地、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心 ,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办学机制、课程设置、教学途径、学习管理与综合评价办法。
深圳晚报记者 杨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