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15
聚焦福田两会︱福田区政协委员建议:推进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福田产业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打造福田企业第二总部基地、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1 月 15 日下午,在福田区政协五届六次会议大会发言环节,来自经济界别的福田政协委员张文华建议,推进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建设福田产业园,创新福田区企业发展的新模式,为福田区企业提供更好的战略发展空间。

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具有区域合作、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产业政策等诸多优势,依托 " 深汕特别合作区 " 打造 " 总部 + 基地、研发 + 生产、智慧 + 运用 " 的发展模式,福田区政府推动在深汕特别合作区择址建设深汕福田产业园是个好设想。

张文华建议,采用总部 + 基地的模式,将深汕福田产业园打造成福田企业的第二总部基地。充分发挥福田区的先锋效应,立足深汕,背靠福田,面向国际,将深汕福田产业园打造成为福田企业的第二总部基地,并以此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整合,以此实现福田区智能制造、文化创意、金融服务等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最终形成电子制造业、金融数据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集群。

深化产业分工合作,培育利益共享产业链。深汕福田产业园与大湾区内各城市有不同的资源优势与功能定位,协同互补的空间巨大。要整合各方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产业协作体制,打造产业有效衔接、有序协调的产业网络组织体系,推动福田区企业的联动发展。

借鉴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构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福田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大湾区建设在逻辑上是可以打通的,粤港澳大湾区通过整合发展,将推动深汕福田产业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深汕福田产业园是福田区企业的承载体,理应是先走向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先锋。深化体投机制改革,优化劳动力、技术、资本等要素资源配置,为福田区企业发展松绑助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解除企业创新发展的后顾之忧。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文 / 通讯员 丁国瑞 图 / 编辑 方壮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