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徐苏宁 / 文 赵杰 / 摄)悠悠运河水,传承逾千年。大运河不仅是我国 " 第二条黄金水道 ",也是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这张耀眼的名片,让运河文化焕发生机?1 月 16 日,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朱毅民作《努力书写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崭新篇章》的发言,建议建设江苏版运河文化公园。
△省政协委员朱毅民
发言中朱毅民提到,国家大运河文化公园建设方案的颁布,以及江苏省 " 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决定 " 的施行,既给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来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保护与传承的新挑战。比如,一些地方利用 " 世遗 " 名片意识强,而保护的责任意识不足,对遗产资源过度利用;在大力发展运河文旅产业中,重拆迁建设 " 新文物遗址 ",轻环境保护和文物维修,新建的 " 运河馆 "(博物馆、文化馆、展示馆的总称)标准低等。
为此朱毅民建议,加快贯彻落实《关于促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决定》。与此同时要着力建设江苏版运河文化公园。在省级层面作好规划与统筹,以 " 运河馆 " 建设、生态保护和湿地建设、水利和航道工程建设、古运河工程和遗址保护等方面为内容,着力以经典之作呈现千年运河深厚底蕴,以精品项目焕发运河生机活力,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样板工程,为全国提供 " 江苏经验 "。
运河古街、运河小镇既是大运河文化高地的重要组成,又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重要节点。朱毅民建议整体谋划、差异化定位、科学指导运河古街(小镇)创建活动。
为调动各地积极性,共享 " 千年运河 " 文旅品牌,同时防止出现 " 千镇一面 " 问题,建议全省整体谋划、形成特色,指导运河古街(小镇)科学开展创建活动。要统一制定包括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治理、文旅产业规模等内容的创建标准;统一设计运河古街(小镇)标识;要推动运河文化保护的监督工作从省级层面有效延伸到街区、镇村和重要节点。
大运河文化的申遗活动和文旅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各地 " 运河馆 " 的建设热潮,为避免重复建设,朱毅民还建议在省级层面整合资源、合理布局、科学引导。" 在省级层面规划全省‘运河馆’的场馆体系,形成‘国家级馆 + 省级馆 + 市级馆 + 景区(社区、单位)馆’的场馆框架。" 朱毅民提到,要重点指导‘运河之都’——苏州、扬州、淮安三城市兴建国家级‘运河馆’,支持其他城市建设一批不同主题、各具特色的省级重点‘运河馆’;还要鼓励运河沿线城市的景区、单位、社区建设体现当地文化特色的小规模场馆,传承文化、寓教寓乐,造福当地居民。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