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胡玉梅 / 文 马晶晶 / 摄 刘畅 / 视频制作)6 万年前,用洞熊骨制作的古笛;2600 多年前,用玻璃制作的项链;2500 多年前,绘画了祭祀场景的万斯之桶;十九世纪,绘画各种精美图案的优雅瓷器 …… 从皇族到市民用物,这些珍贵文物呈现了悠久文明史的同时,无不透露出 " 以人为本 " 的现代传统。
△大理石女性头像
1 月 18 日,由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南京市博物总馆、南京市博物馆承办的《欧洲十字路口的印记——斯洛文尼亚珍宝展》在南京市博物馆开幕。现场,140 件藏品除 4 件复制品外,其它都是从 30 万件馆藏品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多维度呈现了斯洛文尼亚的历史、文化与人们的生活状态。
世界上最早的骨笛,6 万岁
很多人都喜欢听笛子吹奏出来的音乐。那你知道,世界上最早的笛子长什么样吗?答案在这里。
△骨笛
一走进展厅,一支骨笛就展现在公众面前。它叫迪维巴贝骨,距今 6 万年,看上去呈绛色,上面有两个孔。" 这是 1995 年,考古学家在斯洛文尼亚的迪维巴贝洞穴里发现的。发现的时候,它和尼安德特人的石器放在一起,因此,考古学家们推测这支骨笛是尼安德特人制作的。" 斯洛文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芭芭拉 · 拉夫尼克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这只骨笛,经过研究,是由一只一岁多的幼年洞熊的股骨制作而成。
" 实验表明,笛孔是人类手工打出来的,发现时钻孔的工具就在骨笛旁边。" 芭芭拉 · 拉夫尼克解释说,这件骨笛是世界上已知最古老的石器时代的笛子,这件骨笛所有歌曲都能吹奏,贝多芬的乐曲也可以。
不过,这次展览,由于骨笛太过珍贵,不能离开博物馆,所以,来南京展出的是复制件。
埃莫纳人铜鎏金塑像,超珍贵
他穿着长袍,目视前方,脸上带着微笑 …… 埃莫纳人铜鎏金塑像已经保持了 1900 多年。
△万斯之桶
这次展览,除了骨笛外,埃莫纳人铜鎏金塑像、万斯之桶由于太珍贵,不能走出国门,这次来展览,都是复制件。
尽管是复制件,埃莫纳人铜鎏金塑像看上去依然贵气逼人。" 从他的发型和衣着,可以看出他的年代和身份。" 芭芭拉 · 拉夫尼克说,这件铜鎏金塑像的原件,是在皇家墓地发现的,它应该是放在墓园里指示用的。从塑像的发型来看,他距今 1900 多年来自图拉真统治时期;从服饰来看,他穿着长袍,而穿长袍没办法做体力活,这说明,他至少是一位市长。
就塑像使用的原材料而言,这件雕塑也珍贵异常。" 鎏金在当时很珍贵,大部分都是回收,用在别的地方。" 芭芭拉 · 拉夫尼克说。
2600 年的玻璃项链,精致
这次展览,按材质分为:玻璃、蕾丝、陶器、纺织品、蜂箱画多个类别。
△玻璃珠项链
展览现场看起来琳琅满目,充满欧洲的浪漫风情。现场,展出了两件玻璃项链,尽管已经 2600 年了,看起来,色泽依然艳丽,造型依然时尚。" 因为我们国家有特殊的玻璃制作原料。" 芭芭拉 · 拉夫尼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
在玻璃项链旁边,各式玻璃器皿,看起来精致高雅。
△丘比特彩绘盘
除了玻璃制品,还有瓷器制品。这些瓷器制品中,既有来自景德镇烧造的,也有斯洛文尼亚本土烧造的。在瓷器大盘上,图案也是有中式的,也有欧式的。中式的大盘上,能看到牡丹花纹;而欧式的大盘上,能看到丘比特彩绘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珍贵的中国瓷器在欧洲备受推崇。它是一种地位的象征。1710 年,欧洲第一家瓷器制造厂在迈森建成。" 芭芭拉 · 拉夫尼克说。
蜂箱画指引蜜蜂回巢,你见过吗?
见识过各种画作,蜂箱板画,你看过吗?
这次展出的 6 片蜂箱板画,它们拥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有的颜色还十分鲜艳,有的已经黯淡下来。绘制精美,具有很强的故事性。
△蜂箱画
这次展出的展品中,《女人磨坊》,讲述的是将一个年老色衰的妇女塞进磨坊,走出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人,这处磨坊就是神奇的 " 返老还童 " 屋。《圣弗洛里安》是蜂农最重视的 " 防火神 ",几乎每个养蜂场都绘有他的形象,他通常拿着一个水桶,随时准备灭火、保卫房子和村庄。
此外还有反映当地结婚习俗的婚礼、圣母玛利亚形象、茜茜公主以及正义和邪恶之战的蜂箱画。
蜂箱板画就是一种把油性颜料绘制在蜂箱正面上的画。" 斯洛文尼亚是一个对蜜蜂特别喜爱的国度,因为对蜜蜂的特别喜爱,我们还为蜜蜂办了国际蜜蜂节。" 芭芭拉 · 拉夫尼克说,蜂箱画色彩丰富,故事大多来自民间风俗或者信仰,不但具有观赏性,故事性也很强。这种画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甚至认为,蜜蜂通过蜂箱画辨别自己的家。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