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1-21
深晚独家|连续10年春节坚守,见证越来越多人在深过年 这位地铁司机今年继续度过列车上的春节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早上 4 点 50 分起床,5 点 10 分准时到达竹子林车辆段,打开司机包,进行准备作业。车底检查和司机室检查完毕,5 点 30 分,清晨的 1 号线第一趟地铁列车准时开出。这是地铁 1 号线竹子林客车二队队长贺晓龙一天工作的开始。

这位内蒙古的小伙子 2010 年加入深圳地铁,2011 年即可单独驾驶列车。9 年来,他的春节都是在深圳的地铁列车上度过,而今年,他将继续在列车上度过他工作以来的第十个春节。

▲贺晓龙准备上岗。

亲眼见证春节的深圳地铁越来越满

节前离深高峰逐渐过去,留在这座城市的人明显比往日要少,这两天的地铁列车也逐渐宽松。为服务市民,春节期间,深圳地铁将延长运营时间。贺晓龙告诉记者,自己 2010 年毕业就加入了深圳地铁,经过半年的培训、考证、实习,第二年自己就可以单独驾驶列车了,一直在 1 号线上行驶。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贺晓龙开始在地铁列车上度过春节。

"2015 年之前,留在深圳过年的人没有现在这么多,到大年三十和年初一的时候,列车里面基本就没人了,车厢里面空荡荡的。大年初五之后,车厢里的人才开始逐渐变多。我记得我刚来的第一年,除夕夜晚上,我们几乎都在空跑。但是从 2016 年开始,大年三十和年初一,车厢里的人开始变多了,客流量一点不比平时少。以往都是深圳人往外跑,而现在,来深圳的人更多了。"

节假日正常上班已成为每个地铁司机的 " 职业习惯 "

贺晓龙告诉记者,以往空跑的时候,空荡荡的列车上,自己会感觉有些孤单," 多少有些思念,但是别人在过节、团圆的时候,就是我们坚守的时刻。"

贺晓龙坦言,刚开始工作的前几年,自己还会有些不适应,比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假日,地铁车厢里都洋溢着过节的气氛,而自己却不能和家人朋友一起过节。" 时间长了就习惯了,节假日的加班加点已经成为了我们的日常,和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是另一种收获。"

每年春运,往往也是贺晓龙最为紧张的时候,大客流、大件行李多、老人小孩多,这些安全问题都不容忽视。贺晓龙告诉记者,每当列车停靠站的时候,自己都会站在立岗处,查看列车和站台之间的缝隙,查看是否有夹人夹物的情况。" 春运期间遇到这种情况是非常多的,乘客抢上抢下,或者是列车即将关闭的时候,有乘客为了等朋友上车用手挡门,还有小孩儿手上系着的防丢绳也容易被门夹到,这些都是司机最害怕的。"

每当这时,司机要做到 " 手指、眼看、心到 ",即看瞭望光带是否安全,上面是否有物品遮挡。一节 6 节编组的标准列车,站台长 160 米,列车长 140 米。

▲贺晓龙准备上岗。

每个站台停留的时间是固定的,在 20 秒以内,司机要确保整车乘客安全才能发车,既要保证安全,又不能晚点,司机的精神压力不能说不大。

贺晓龙说," 地铁司机的职业习惯就是对时间特别敏感,几点起床、出勤、打卡、拿车、开车,我们对时间的精确性精确到分和秒。" 据贺晓龙介绍,为了保证每位司机按照时刻表准时发车,深圳地铁集团给每位司机都配备了电子手表,所以每个地铁司机都遵循着同样的时刻。

坚守岗位送市民平安回家

1 号线列车是标准编组列车,6 节车厢,载客量极大,由于地铁司机都是单独 " 作战 ",在仅有 3 平方米左右的驾驶室,贺晓龙要一个人在这里呆上半天。也会疲惫,这时,贺晓龙会从驾驶位上站起身,站着开车,或是掐一下大腿,让自己保持清醒。但更多的,是孤独。

1 号线的平时时速是 80 公里 / 小时,隧道宽度在 6 米以内。贺晓龙告诉记者,行驶过程中,耳边的风声呼啸而过,两边的隧道快速闪过,自己的眼睛则要一直盯着前方的路。黑暗的隧道里,只有一束车头的灯光,照亮前行的轨道。

贺晓龙还记得自己刚加入 1 号线的时候,整条线只有 22 列车,编号从 101 到 122。而现在,1 号线已经有 85 列车,编号已经排到了 185,车厢也越来越舒适,深圳的地铁线网也越来越密集。

从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到为人父母,贺晓龙也已经当爸爸了,孩子今年 5 岁,马上也要来深圳陪伴自己过年,贺晓龙告诉记者," 今年的春节还是在地铁上度过,虽然除夕不能和家人一起团聚,但我们坚守自己的岗位,送每位市民平安回家,就是值得的。"

深圳晚报记者 董玉含

相关标签

春节 地铁 过年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