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艳萍 记者 刘峻)20 分钟只是短短一瞬。但 7 位医护人员,用这 20 分钟,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前往武汉,参加援助湖北医疗队,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作战!
记者了解到,响应国家及省卫健委的号召,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迅速组建第一批医疗队,援助湖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而从动员到确定最终医疗队 7 人名单,仅仅只用了 20 分钟的时间。
众多医护人员主动请缨,20 分钟完成组队
据悉,1 月 23 日下午,南医大二附院接到省卫健委组建医疗队的相关通知后,立即部署,通知下发后,很快有众多医护人员主动报名,呼吸和重症两个学科就有 24 位医护人员主动请缨,40 多位相关学科人员都表示服务组织挑选和安排,而从召开动员会到最后确定七位队员的名单,仅仅只用了 20 分钟的时间。
这七位医疗队员包括 4 位医生,3 位护士,分别来自呼吸科和重症医学科,既有高年资的主任级的医生、护士长,也有年轻的主治,他们无一例外的在年关到来之际,为了更多人的生命健康,选择舍小家为大家。
该院顾民院长表示自己也非常感动," 非常时期,更能看出人的本色 ",他说,这真正体现了医护人员的职业使命。
一家都从医,更懂职责所在
" 有那么多人在冲锋陷阵,这时候,我们应该站出来!"
——陶连珊
得知组建医疗队的消息时,呼吸科的护士长陶连珊正在家里准备过年的一些食物,进入冬季,呼吸科一直非常忙碌,正因如此,除夕前一天,她才得空准备一家人过年的食材。
" 得到消息就报名了,没有犹豫。" 陶连珊说,科里的护士虽然不少,但有的家里孩子小,有的身体不好,有的年龄太小," 她们去,我都不放心,我最没有后顾之忧,最符合条件 "。陶连珊曾经在 ICU 担任过护士长,作为呼吸科的护士长也有 12 年之久," 业务上也很符合 ",她笃定地说。
参加医疗队,前往武汉,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容易,但她甚至都没来及和丈夫商量,只是和女儿说了一声,她的丈夫是二附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女儿正在读研,学的也是医学,一家人都选择从医,更懂得医护人员的职责所在," 他们肯定都能理解我,现在正是国家困难,需要我们医生的时候,那么多人在武汉冲锋陷阵,我们应该站出来!"
和陶连珊一样,呼吸科朱成华医生也是医学之家,他的妻子是二附院 11 区的护士,对于丈夫的决定,妻子无条件支持," 家里不用担心,小困难我们都能克服。" 朱成华说,作为呼吸科年轻的主治医生," 我想冲在前面,这是医生的医德 ",他自嘲作为北方人,自己还有点大男子主义," 不能让科里的年轻女医生去冒险,这也是男人的尊严!"
△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为二附院医疗队队长孙立群授旗
我们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 作为医务人员,需要的时候就得上,这个时候我们再退缩,谁来上?"
——孙立群
孙立群是南医大二附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专家组成员,在得到国家组建援助武汉医疗队前,孙立群就有了支援的想法,那时她便和二附院医务处处长李云涛说," 如果有外援任务,我可以去 "。作为医院 ICU 副主任,很多时候,孙立群都无法享受完整的假期," 有特殊情况,必须立即赶到医院,生命大于一切 "。她笑着说,家人这么多年也被她锻炼出来了,所以此次参加医疗队,她没有和家人商量,记者打电话时,她还在回家的路上,准备回家后再告诉丈夫和儿子。
她有信心,家人会理解," 作为一名党员,我理应冲在最前面,作为医务人员,这时候,我们再退缩,谁来上?" 她反问。
联系呼吸科秦湧时,妻子正在为他收拾行李," 随时准备出发 ",他本人有糖尿病史,家里还有两位老人要照顾,身体状况也并不好,但年过半百的他说," 作为呼吸科医生,我们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
我想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
" 我想让自己的生命,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高燕
高燕出生于 1988 年,32 岁的她负责病区重症病房护理工作的专职护士,当护士长将报名的消息发至病区群里时,高燕第一时间私聊护士长请缨报名,32 岁的她曾经参加过亚青会、青奥会的医疗支援,去年远赴柬埔塞参加巡回义诊," 我知道去武汉有危险,但我想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做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在将来留下遗憾 "。当高燕将自己要去武汉的消息告诉父母的时候,她能感觉到电话那头父母的哽咽,但情绪平复之后,父母表示支持女儿的决定,只是让她一定要注意安全。
40 岁的周游医生是湖北黄石人,而她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都就读于同济医科大学,更曾在武汉协和医院实习,对于武汉对于湖北,她有更深的感情,更关注新型肺炎疫情的一切," 我的很多同学老师都战斗在一线,我想和他们并肩作战》"10 岁的儿子与爷爷奶奶回合肥过年了,她还没有告诉儿子这个消息," 我想,他会理解妈妈的 "。
丈夫说,需要你去,你就去吧
" 谁都有困难,但武汉的困难,比我们的困难大。"
——李静
李静是二附院 ICU 的护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老大上小学一年级,老二不到三岁,老大得知妈妈要去武汉时,问她," 什么时候能回来 ",李静说不知道。丈夫是南医大的老师,得到消息没有任何犹豫," 如果需要你去,你就去吧 ",他说。
李静在 8 日刚刚做了一个小手术,原本要回淮安老家过年的行程也取消了,但她反复强调," 没事,都是小事情,这个时候,任何困难和武汉比起来,都是小事情 "。
向选择逆行的他们致敬
疫情面前,谁都怕,但因为身上有责任,肩上有担当,为了更多人的健康和安全,他们选择逆向而行,他们必须冲在最前面,这便是医生的职责所在,这种职责和使命,用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 16 个字足以概括:"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
二附院医疗队七位队员名单
重症医学科 孙立群副主任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秦湧副主任医师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朱成华主治医生
重症医学科 周游主治医生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陶连珊护士长
重症医学 高燕主管护士
重症医学科 李静主管护士
呼吸和重症两个学科 24 位主动请缨报名医护人员名单
他们是主动请缨的医生
孙立群、周游、秦湧、朱成华、孙伏喜、牛常明、高天明、沈立、杜强、朱祎娜、沈虹、程志
他们是主动请缨的护士
陶连珊、高燕、李静、孙露、王湲、李妍、宋卫华、周蓉、李静、杨青、陈新梅、董金兰、安伯萍
(通讯员供图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