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赴越南的邮轮 " 歌诗达 · 威尼斯号 " 在结束 6 天 5 晚的旅途后,搭载 4900 余名旅客返回深圳蛇口邮轮母港,其中湖北籍旅客 414 名,100 余人曾前往武汉,并有若干旅客出现发热症状。当相关消息在网络不胫而走引来频频关注时,蛇口边检站民警李强正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穿上厚厚的白色防护服,准备独自完成一项艰巨而光荣的使命。
百里挑一,他主动请缨
1 月 25 日,李强接到单位消息,次日即将入境的 " 歌诗达 · 威尼斯号 " 邮轮属于典型的 " 高危人群,高密度聚集,已出现高烧发热症状 " 高危警情,必须从站里挑选 1 名检查员独自为 100 余名需入院观察和隔离的旅客面对面进行人证查验。
正值举国一心共抗新型肺炎病毒的关键时刻,李强在思索片刻后向队领导提出报名申请,面对领导的担心,他在手机一头回复:" 我 2018 年职改前在武警医院工作,有基本的医疗常识,又一个人在生活区居住,不会传播给家人和同事。" 当晚,站、队两级领导对全站 100 多名检查员进行综合考量、筛选,最终决定由他来完成该任务。
一夜忐忑,他做好准备
得知被选中,李强心中有些激动,组织的信任让他觉得高兴又光荣。然而,短暂兴奋后迎来的是不安的长夜。深圳市应急处置工作组仍在研究处置流程,具体的工作如何开展还尚且是未知数。病毒传播态势迅猛,万一真的不幸感染,自己的妻子、儿子在异乡又该多么焦灼不安。
一夜忐忑后,李强打起精神到口岸执勤,意外的是,站长和队长已经早早在备勤室等着自己。接下来的时间里,大家为他加油鼓劲,缓解压力,让他再次充满了勇气和斗志。时针指到 10 点,一排救护车、应急运输车辆已经全部到达码头面等候需入院观察和隔离旅客。李强站起来,只说了一句:" 我该去换衣服了。"
9 个小时,他衣不离身
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李强穿上厚厚的防护服,直到最后眼睛、嘴巴也全部被封得严严实实。穿上后第一感觉是说不出来的密不透风和闷热,没过几分钟,全身上下升腾的热气就在护目镜上凝成一片厚厚的水珠,模糊了视线。
根据市委工作组安排和当天实际情况,相关部门于 11 时 30 分完成了船上人员的体温测试并采集 13 名曾申报和现有发热症状旅客血液送检。12 时,李强被安排在监护梯口对 4 名正在发热的旅客及家属进行人证对照,他顶着难耐的闷热,细细地对照每一个人,4 人中有 3 人是小孩,李强总是蹲下身子,拿起证件细细地查看。与此同时,深圳市卫健委、南山区委区政府、海关等数十名工作组成员在码头面向上望着,直到最后一户家庭从梯口走出,大家悬到喉咙眼的心才放松下来。
▲民警李强在监护梯口为发热和需隔离旅客及家属人证对照。
但李强无法放松,在公布血样检测结果、其他需隔离人员下船前,他必须随时待命,独自一人在空荡荡的办公室穿着密闭的防护服长达 8 个小时,吃饭、休息都要小心不让衣服受到损坏,还要不停摘下护目镜擦拭水珠,直到晚上 18 时 10 分,13 份血液检测结果均显示阴性,其余需隔离的 155 名旅客陆续离船。
▲李强为没有发热但需要隔离的旅客和家属人证对照。
在不安和等待中度过一天的旅客纷纷下船,李强在梯口逐一认证对照,1 个多小时的查验过程中,他每每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小孩都毫不犹豫的弯腰、下蹲,在检查后还不忘提醒旅客马上戴好口罩及时防护。这 1 个多小时,护目镜湿了又擦不知道多少遍,他总是在旅客还没有到的空隙,马上转过身擦拭,又赶紧回到原位等待。一旁的同事都忍不住心疼,为他擦拭镜片。
其间,一位刚下船的小朋友兴奋地脱口而出:" 大白!",在场所有人都忍不住会心一笑。高大、微胖的他,裹上这身厚厚的白色防护服,活像是影片里的医疗机器人 " 大白 "! 但其实很多人不知道,脱下防护服,他还是 " 大白 " ——只不过是一个皮肤因长时间紧包闷捂而浮肿泛白的 " 大白 "。这个 " 大白 " 连续 9 个小时穿着厚厚的防护服,独自查验了 164 名需入院观察和隔离旅客,并将在接下来的 14 天独自一人接受隔离观察,不过正是因为有这个 " 大白 ",才能提早顺利完成接下来 4000 余名旅客的查验工作,才能让全口岸、全深圳的人松一口气。
深圳晚报记者 李超 通讯员 罗劲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