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很远甚至对普通人来说有些抽象的疫情,变得具体而靠近了。人们既不敢出门,又十分憋闷,随着自我隔离的时间越来越长,焦虑变得不可避免。
走出家门,这件从前每天都在做的平常事,现在很珍贵。坐地铁和公交车上下班,从前觉得又挤又赶,仿佛是多年前的美事,其实也不过才相隔一周左右。
不太开心的日子,总是过得很慢。很慢的日子,不如很慢地来过。
不要奢望这场战疫立即结束。病毒蔓延和防控,患者隔离和治疗,都需要一定的周期,过于乐观或迫切地希望战疫及早结束,会让时间显得更慢。
但是要坚信战疫一定会结束,我们肯定会获胜。知道了必然的结果,尽管过程艰辛,也多半可以忍耐。远远的那一束光,就是希望。
不要过于关注朋友圈里的疫情消息。如果不是从事相关工作,尽量控制关注的频次,在固定的时间点看一下疫情发展、掌握防护知识就可以。社交平台上,海量的信息本身就是导致焦虑的原因之一,以权威消息作为最主要的信息来源即可。
可以关注一些权威的心理资讯。在疫情中如何呵护情绪健康的专家文章,数量已经不少,各地区也陆续启动心理咨询热线,如果发现自己的焦虑情绪已经影响正常生活,建议拨打热线或在线咨询。
可以借鉴身边人美好的生活方式。有人在这特殊时期,展现出傲人的厨艺,每餐四菜一汤,色味俱佳,连难度很大的面点都上了桌子;有人践行了 " 断舍离 ",将家中做了彻底的打扫,屋子里焕然一新。拍几张好看的照片,收拾出一个适合读书的角落,内心丰富宁静的人,能将局促的日常也过成诗。这种能力,在眼下显得尤为可贵。
可以做一些无聊的小事。朋友圈里有人分享了 " 草莓的一生 ",四宫格里,草莓从漂亮的完整一颗,被一口口咬掉,逐渐剩下一个空白的画面。还有卖车的网友,九宫格,将每一款新车都上了照片,建议她的潜在消费者,可以询价,可以问配置和性能,什么都能问,买不买没关系,大家聊几句。
最后,坚持隔离,保持生活规律。这最重要。无论晴雨,按时吃饭,好好睡觉,这就是生活的修行和意义,它可以让我们走得更远更久。
焦虑,其实是我们的情绪累了乱了,假如不能避免,不如直面。知道自己正在被困扰,就着手将情绪稍作整理,为它腾出一些空间。
身体不过闲,情绪不过载,为每日生活列个清单,慢慢等春天。
ZAKER 南京评论员 宗青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