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邵天才 李灿 记者 徐红艳)除夕夜 11 点多,极度疲劳的南京秦淮区路子铺社区副主任张堃还在挨家挨户进行排查,正要举手敲门,手中的电话响起,她看了一眼,再也不忍心挂断,这是 15 岁女儿的第四次来电," 妈妈,你什么时间回家,我一个人有些害怕,我等你们回家吃饭呢 ",她刚刚想问 " 爸爸呢?" 便突然想起,此时,担任长干里社区书记的丈夫朱青松也和她一样正一户一户得走访着、排查着、记录着。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朱青松和张堃作为秦淮区社工队伍中的 " 夫妻档 ",在生活中是好夫妻,在工作上是好战友。他们在 2003 年抗击 " 非典 " 的一线并肩战斗,然后相识、相知、相爱,一年后结为夫妻并有了可爱的女儿。" 还记得 2003 年 5 月 1 日刚到社区报到工作,就参与到了社区‘非典’工作的排查、宣传中。" 张堃告诉记者,当时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肩上的责任与使命。
17 年过后,她再次和爱人投身战疫一线。从除夕开始,每天一早,他们就戴着口罩挨家挨户走访,遇到没有人的住户,还要贴上告知书,下次再来。除了紧急摸排敏感人群,大年初五开始,朱青松和张堃两人又参与到了社区返工人员的全面普查中,每天都要忙到深夜。截至目前,三天时间两人已经摸查了 600 多户信息。
排查工作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张堃说,有时一上午只能走访几户人家,因为有的人家担心被外人感染不配合,他们只得苦口婆心隔门喊话,大到国家形势,小到邻里情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为了准确掌握每一家每一户的来往人员、出行方向,能够更加精准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每天忙到深夜回家,张堃累得连句话都说不出来,只想休息。这时,丈夫朱青松总是说," 坚持,再坚持,居民平安了,我们才能安心。"
就这样夫妻两人每天上门一户户摸排辖区内所有居民,真正做到不遗漏、全知晓、信息及时更新,同时积极组织社区志愿者成为第一信息员,成为社区小喇叭,大力宣传好疫情防控措施,缓解群众紧张心理。
" 虽然我和她在不同的社区,但却在同样的工作岗位,这是我们的二次联手,我们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朱青松坚定地说。
(通讯员供图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