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房宁娟 记者 葛小林)" 若有战,召必至!"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他们冲锋在前。在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街道,白衣天使们合力战 " 疫 " 的感人画面,定格在一个个温情瞬间。
△ " 超级替补 " 姚宇光在青龙高速道口检测体温
" 超级替补 " 姚宇光,无私战 " 疫 " 最前线
" 今天又来看看您,身体一切都正常吧?"1 月 30 日下午,天宁区青龙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姚宇光赶到青龙临时医学观测点,看望被隔离的市民,了解他们的身体状况。
姚宇光今年 42 岁,从接到抗疫指令的第一天起就 24 小时坚守岗位,奋战在最前线。" 隔离是抵抗疫情最有效的手段。"
从小年夜到现在,姚宇光没休息一天,每天都在和疫情赛跑。医院门诊、隔离居民家中、青龙高速道口、临时医学监测点 ……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姚宇光还积极带动全院的党员同志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哪里需要到哪里,在大家眼中,他是永远电量满格的 " 超级替补员 "。
" 青龙有 7 个地方需要值夜班,每个地方都要配备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再加上医院本身的人员需求,所以我们的人手十分紧张,大家都很辛苦。" 姚宇光说,为了更好地防控疫情,大年初二他在党员群里下发一则请愿通知书,没想到的是,短短几分钟内就得到全院 21 名党员同志的积极响应。" 大家主动放弃休假,积极加入到值班队伍中来,这让我非常感动。作为共产党员,作为防疫人,我们必须挺身而出,做人民健康的守护者。"
姚宇光说," 关键时刻,我作为党员就应该与大家并肩作战!"
△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倪薇在消杀工作中度过特殊的生日
今晚我们陪你一起吹蜡烛
" 倪薇同志,祝你生日快乐!"1 月 30 日晚上 9 点,位于青龙西路 59 号的佳之家酒店临时集中留观点里传来一阵阵温馨的祝福声。这天,46 岁的青龙社区医院儿童保健科医生倪薇在消杀工作中度过了一个特殊的生日。没有鲜花没有蛋糕,只有同事们准备的蜡烛和生日面,简单而不失温馨的生日,让忙碌了一天的倪薇感动不已。
佳之家酒店临时集中留观点,是青龙用于集中安置湖北返常人员的地方,最多的时候共入住 31 人。倪薇和青龙社区医院的其他三名医生负责留观点和隔离居民家中的消杀工作,无论是走道房内,还是桌面窗台,倪薇和组员们都要消杀到位,不放过一个死角。" 留观点的人员流动性比较大,消杀的频率比较高,平均下来我们一个组一天至少要花费 8 个小时,这是一项细致活儿,必须沉下心来,角角落落都要落实到位。"
由于面对的都是隔离人员,倪薇和同事们身上的口罩和防护服也必须 24 小时不离身。当现代快报记者问她防护服重不重的时候,倪薇笑着回答说," 我们的防护服重倒是不重,就是一次性的,脱下来必须销毁,所以我们尽量不喝水,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这样就能节约一身防护服。"
△护士长秦微萍摘下了口罩,露出了深深的印痕
摘下护目镜的那一刻,所有人心疼不已
1 月 31 日晚上 10 点,准备交接班回家的青龙社区医院护士长秦微萍摘下了口罩和护目镜。由于工作时间太久,秦微萍的脸上留下深深的佩戴痕迹。看到同事们心疼的目光,秦微萍幽默地说," 没什么大不了的,回家敷上一片面膜,回来又是一条好汉。"
今年 50 岁的秦微萍在留观点负责医学观察人员的登记和体温测量工作,同时还要配合医生的问诊工作。当前,在青龙街道留观点的居民有 22 人,青龙街道党政领导、医务人员、派出所民警、街道、酒店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留观点工作小组,每天 15 人 24 小时轮流值班,保证留观点安全、顺利运行。
抗 " 疫 " 期间,面对细杂而又繁复的工作,秦微萍没有叫苦,而是摸索出一套工作方法。" 刚开始不太熟悉这里的具体情况,现在上手了,哪个人需要量体温哪个人需要放行,我都一一记在便利签上,这样工作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通讯员供图 编辑 李蔚蔚 苏湘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