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国立生 记者 刘峻 于露)全天候为患者打通 " 生命通道 "!2 月 2 日,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疫情出现后,南京市急救中心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转运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目前,转运小组已连续十几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以确保 24 小时待命。
每天睡不到 3 小时,愿望是陪孩子吃顿饭
刘声声是这支转运队伍中的一名女急救医生,说起儿子,她内心有些愧疚。" 平时工作忙,儿子早就盼着我过年休息陪陪他们,非常时期,我已经一个多星期没见过孩子了。"
刘声声早就计划全家回安徽老家过年。不过因为疫情,计划被搁置,她满怀歉意地向丈夫和儿子说,作为一名急救医生,中心现在正缺人,我必须留在转运一线。
据车组成员透露,由于转运任务重,从除夕夜到现在,刘声声每天的休息时间不到 3 小时。由于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刘声声的脸上有着倦容。刘声声说,她的新年愿望就是可以回家看看家人,陪孩子吃个饭。
转运一线 " 夫妻档 ",已 10 天没见面
△严智勇和徐颖夫妻(资料图)
南京市急救中心的严智勇和徐颖是夫妻,同时也是同事,是战友。严智勇是南京市急救中心质量管理科科长,从事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20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也刚好 20 年。徐颖是一名急救医生。
自大年二十九一起吃过一顿饭后,他们已经多日没有见面,除夕也没能在一起度过,夫妻俩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
△徐颖在自己的岗位上,与同事一起忙碌着
" 在处理疫情防控任务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紧张’。" 严智勇说,这不是恐慌紧张,而是忙碌紧张。从培训到随车实际操作,每一步都要牢记规程、严谨细致,不能拖拉,不可出错。每一次出车完成转运任务后,回到急救中心,还要对救护车和设备等进行消毒处理。
" 身上的防护服是连体的,有时转运任务间隔时间比较短,路程远,需要连续穿着四五个小时,期间不能喝水、上洗手间。" 严智勇说。
" 因为是同事,更多了一份理解吧,但其实还是会发微信提醒他要当心,职责所在,这份工作总要有人来做的。" 徐颖表示。
24 小时待命,有信心打赢这场战 " 疫 "
其实在南京市急救中心奋战在一线的急救人员还有很多。南京市急救中心也一直冲在最前线,承担着患者的转运任务。
连续几天都没休息的南京市急救中心主任魏强,说起这些一线急救人员,感慨," 这次疫情相关患者转运任务,是在不影响常规院前急救任务的前提下完成的。他们一个个都干劲十足,主动冲在最前线,24 小时在单位,特别不容易。"
" 疫情出现后我们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应对转运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和各工作组,科学制定转运工作流程,做细做实做好应急预案。现在的防控力度前所未有,我们的转运小组已连续十几天坚守在工作岗位上,非常时期他们吃住都在单位,确保 24 小时待命出动,我们完全有信心打赢这场战‘疫’。" 南京市急救中心急救管理科科长胡承军说。
(通讯员供图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