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程守勤 刘敏 记者 安莹)" 无创呼吸机已经无法维持患者生命,病人危在旦夕,时间紧迫,马上气管插管,我上!"2 月 1 日下午,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重症病区,江苏驰援武汉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潘纯副主任医师,在病情紧急、充分防护来不及准备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为危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施行紧急气管插管,并与战友们密切配合,借助国际最先进的 ECMO(人工心肺)技术,保住了患者生命。
2 月 1 日临近中午,正在金银潭医院 5 楼重症病区忙碌的潘纯,突然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专家邱海波教授的指令,请他尽快赶到同在金银潭医院的 3 楼重症病房,配合上海支援湖北医疗队会诊救治一名呼吸无法维持的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
接到命令后,中午 12 点多,潘纯带着襄阳市中心医院主治医师张露,迅速赶到上海医疗队主管的重症病区。患者是一名 50 多岁的女性,当时正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救治,但病情发生恶化,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症,氧饱和度不断下跌,最低只有 65%,情况十分危急。
" 如果不进行气管插管,氧饱和度撑不住,病人就面临死亡。" 潘纯说,在对患者情况全面了解后,潘纯与重症病房的战友们进行了会商,决定立即为患者做气管插管,以保证病人呼吸和生命安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主要依靠呼吸道飞沫传播,在此类肺炎的重症病房内为生命垂危的重症患者施行气管插管,其感染风险可想而知。
" 来不及请麻醉科医生,病人危在旦夕,时间紧迫,马上气管插管,我上!" 关键时刻,作为共产党员的潘纯挺身而出,在没有充分防护准备的情况下,他将白色的正压通风系统往头上一套,来到重症病人的床头开始操作,为病人插管,训练有素的潘纯仅用了 5 秒钟时间,就干脆利索地完成插管,病人呼吸的危急情况立即得到了缓解。
" 这个病人病情严重,身体基础条件很差,仅靠气管插管,如果不给予体外生命系统支持,可能撑不了多久?" 潘纯在给病人插管后,马上对于患者进行了氧合通气和呼吸力学评估,患者的平台压和驱动压远远超过肺保护的限值,向国家专家组汇报后,经过紧急讨论后决定,给予床旁安装人工心肺(ECMO)支持治疗,以求挽救她的生命。
此时是下午 3 点左右,身穿厚厚防护服的潘纯和战友们汗水早已湿透了后背。
" 赶快准备,上 ECMO!" 潘纯等人又开始了紧张战斗。正常安装 ECMO 需要 3 人团队配合,但目前只有他和张露两人,在上海医疗队专家、重症医学专家陈德昌的指导下,临时搭建的 2 人团队克服困难迅速行动。由于身穿防护服影响操作,加上病人基础条件差,难度加大,已经在隔离病房被连续工作了 3 个多小时的潘纯和张露,热得实在难以忍受,不得不暂停 15 分钟,跑出隔离病房调整了一下。浑身大汗淋漓,又热又渴的两个年轻人,一下子补充了 2000 多毫升水分,再次进入病房,最终到晚上 7 点多,成功为这位危重患者装上了人工心肺。
2 月 2 日下午,现代快报记者连线仍在武汉金银潭医院忙碌的潘纯时,他欣慰地表示,经过和战友们的努力,目前,该患者氧饱和度达到了 97%,生命体征稳定,正在接受进一步救治和观察。而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举动,也受到了战友们的赞许。
医院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