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三科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有名的 " 医疗尖兵 "。作为定点收治突发性传染病危重症患者的科室,禽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那些令人闻之色变的传染病都 " 造访 " 过这里。2 月 5 日,深晚记者走进深圳三院,听医护人员讲述他们的抗疫故事。
追踪确诊深圳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一直以来,感染三科主要承担着新型突发传染病的医治,每次应对疫情他们都不曾退缩,这次,他们更是积极站了出来。感染三科主任王福祥介绍,感染三科是医院收治危重症的科室,危重症患者都在感染三科进行集中的治疗。
自 1 月 11 日凌晨有病人转入科室至今,三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已经在一线奋战了二十余天,感染三科主治医师曹孟丽就是其中一位。
曹孟丽清楚地记得,1 月 11 日凌晨,一位病人从港大医院转至三院。由于病人有疑似症状,且来自疫情发生地,感染三科全体人员高度警惕起来,紧急将病患隔离到带三级防护的负压病房。随后,根据以往经验,医生们连夜开始做各项病原检测希望找出病因,筛选了 30 多种病原后仍得不出结果。
"11 日当天,医院领导带队为病人进行会诊讨论,明确医护人员要注意安全问题。" 曹孟丽和同事们继续追踪病原,直到为病人检查肺泡灌洗液以及试纸检测才终于确诊,这是深圳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
半个月后,上着夜班的曹孟丽突感身体不适,做完检测发现原来自己怀孕了。惊喜之后她向医院领导汇报情况,对于传染病而言孕妇是急需保护的群体。领导马上决定为她调整岗位,减轻工作和风险。她还为此感到抱歉:" 我们科的医生护士一直在忙碌着,大家都很辛苦。我却不能跟他们一同战斗。"
ICU 专家团队年初一进驻三院支援
市二院 ICU 病房主任冯永文是卫健委调派来支援市三院的专家,也是深圳市 ICU 重症医学科主委。他告诉深晚记者,市三院作为深圳市唯一定点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患的医院,目前为止还未出现死亡病例。
冯永文是在 1 月 25 日(年初一)被委以重任的。在别人其乐融融欢聚一堂的时候,他接到了深圳市新冠病毒救治指挥部和深圳市卫健委的通知,指定他作为组长,成立深圳市重症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抢救小组。
在他的带领下,一支由 15 名主任医师、教授及 8 名主治医师的 ICU 专家团队组成了,每一个人都具备着娴熟的重症医学操作技术与过硬的学科理论功底。正是这支 23 人的专家队伍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组成了三院的 ICU 重症救治 " 最强战队 "。
冯永文呼吁,所有和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的病人与家属不要过于忧虑。无论是轻症还是重症,良好的心态与正常的生活节奏是保证免疫力的基础。只有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正常了,抗病能力才会得到提升。同时,每一个市民都应该保护好自己。疫情防护面前,人人有责。
" 能得到理解和支持,再忙再累也心甘情愿 "
说起疫情结束后最想做的事情,感染三科护士长孟令香表示想 " 摘下口罩去公园放飞一下 "。说完,她的眼中闪起泪花。这是她在朋友圈看到一张蓝天白云绿地的照片后,突然有的感叹。" 疫情刚爆发的时候,我们每天在病房忙到昏天暗地,全身心抢救病人,完全不接触外界。"
除了主治医生外,与重症病患近距离接触最多的就是感染三科的白衣天使。" 大家会问,我们不怕吗?我们不怕,但我们的家人会怕。" 放下家人的担心和牵挂,从最初收治两例病例开始,孟令香带领着十多位护士一直坚守在重症医护病房。
为尽量避免高传染性的疫情带来的风险,孟令香决定安排护士们从平时的 8 小时轮班制改为 4 小时轮班制。" 今年是暖冬,姑娘们还需要穿上厚重的防护服,一个班次的工作结束衣服几乎全湿。所以 8 小时太难坚持了,改为 4 小时轮班。" 随着疫情扩散以及传染的不确定性,医院安排出特定空间留给她们休息。" 护士们也属于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我们也需要隔离。"
护士们不仅直面病患的救治工作,还照顾着病患的饮食起居。" 我们每天进病房查房的时候,有些病人会很紧张和焦虑。" 孟令香说,病人的情绪稳定对于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护士们会通过生活细节尽可能安抚焦虑的病人。护士们会向病人解释疾病传播的方式,让病人清楚,隔离就是保护家人。
在孟令香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来自病患与家属的温暖。1 月 26 日,一位老爷爷给感染三科送来一小兜零食,然后在门口鞠躬感谢医护人员的付出。" 我们在场的几个护士都觉得,能得到理解支持,再忙再累也心甘情愿。"
深圳晚报记者 郭宇立 袁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