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浙江公布的多起被感染案例中,有一男子不戴口罩出门买菜,仅和感染者接触 15 秒就被感染的案例引起舆论广泛关注。对此,浙江杭州树兰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盛国平医生表示,这是因空气中病毒浓度大,不用 15 秒也会被感染,这并不在于时间长短,建议市民尽量少出门。
今日钟南山对外表示,尽管从数据看全国确诊病例数量上升,新增确诊病例下降,也并不能证明拐点到来,他估计这个拐点到来还有几天。" 现在说拐点到来,言之过早,新增病例按道理不会再升太多,但是武汉和其他地方可能不一样。"
而对于疫情拐点何时到的问题,此前李兰娟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称,新冠肺炎一个潜伏期是 14 天,通过两到三个 14 天,我想应该把它控下来。另外,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则称,目前对于疫情高峰和拐点的说法并无依据,因为现在疫情的底数不甚清楚,判断上根据不足,且在社会上没有能够进行隔离的病人这个情况还未加以明确,这个拐点自然就不是说就能够精确预期的。
日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学影像科副主任张笑春教授在朋友圈发布 " 强烈推荐 CT 影像作为目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选诊断方法 " 言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她表示 " 病毒核酸检测是最终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无创诊断的金标准,然而检测结果‘ CT 阳性、核酸阴性’的结果,可能影响临床排查。目前核酸检测特异性高、敏感性偏低,不排除存在部分假阴性。"
而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将 " 疑似病例具有肺炎影像学特征者 " 作为湖北省临床诊断病例标准,这提示湖北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诊断不再依赖核酸检测结果。在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CT 筛选或将成为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首选方法。
据华南农业大学教授肖立华介绍,围绕冠状病毒有可能的动物来源,该校相关科研团队开展了溯源工作。在对多种野生动物的 1000 多个样本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后,发现穿山甲中 β 冠状病毒的阳性率为 70%,同时对病毒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对病毒基因序列组进行分析,证明穿山甲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潜在中间宿主。同时他表示,团队发现它与人体爆发的病毒亲缘性高度相似,而且也观察到典型的冠状病毒形态。
针对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湖北、山东、江西、河南等多地发布新冠病毒中医药预防方案。近日,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通知,出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该处方是以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为顾问的省防治新型肺炎中医药高级专家组,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新型肺炎诊疗方案,共同研讨制定的,内容涉及到新型肺炎的中医药预防及治疗方。
对于近日新生儿感染新冠肺炎的母婴垂直传播问题,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王贵强日前表示,目前数据不充分,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产妇分泌物可能和孩子有接触。冠状病毒主要是呼吸道传播为主,血中检测阳性率并不高,如果母婴传播,血中病毒量要很高才能造成垂直传播,现在下不了定论,初步判断新生儿接触传播可能性更大。
日前,日本再向中国捐赠 10 万套医用防护服,将通过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捐赠给急需的医院。据了解,这 10 万件防护服是由日本执政党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从日本各方找来,在马云的牵线下完成捐赠。二阶俊博接受采访时表示," 日本要以举国之力,全力支持中国 "。 据不完全统计,自 1 月 27 日以来,已有 11 个日本县、市地方政府决定向中方捐赠口罩、防护服等物资;日本民间也捐助了 100 万只防疫口罩,共同支持中国 " 抗疫 "。
ZAKER 新闻 出品
编辑 / 孙旭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