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谷伟)本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中国开放型经济造成的影响复杂,江苏现代服务业智库专家认为,短期内疫情对出口、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全球供应链带来了下行压力,但从长期来看,出于国家针对防控疫情的政策扶持以及后期市场自身的恢复性调整,新冠肺炎疫情不会对开放型经济造成大的震荡。而政府、产业以及企业也应该积极联动,多管齐下,积极化解疫情对开放型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
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研究员杨继军分析,在进出口贸易方面,疫情发生期间正处于春节假日消费黄金期,疫情使得国际旅游以及国际运输等服务贸易受到较大影响。如果疫情继续扩散,企业复工复产困难,短期内可能造成外商直接投资一定程度的下降。此外,随着供应链全球化,一旦某个国家的某个环节出现了梗阻,就会沿着价值链链条向上下游传递。
不过,随着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和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杨继军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其影响可能是有限的。历史经验表明,疫情具有短期性,经济具有周期性,随着疫情的缓解乃至消除,经济有望逐渐恢复到常态。此外,中国经济具有强大的韧性,我们的经济发展梯度明显,产业体系门类齐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强劲,确保了经济在中长期中不会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出现持续下滑。
如何尽快化解疫情给开放型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南京财经大学教授、现代服务业智库首席专家张为付认为,政府、产业以及企业应该积极联动,多管齐下。首先,财政政策应和货币政策联动,在发挥救助 " 兜底 " 作用的同时,为市场注入流动性。另外,全社会要创新商业模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从服务业角度看,应推进服务线上化,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从制造业角度来看,随着制造业数字化的发展,制造业应重点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来减少人工投入,将 " 中国制造 " 转向 " 中国智造 "。此外,张为付认为,在疫情中,企业还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把握危机中的有利因素,促进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提升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