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顾元森)当前,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人们纷纷投身到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中。不过,有不法分子借机以虚假售卖防护面罩、医用口罩及打着疫情捐助的旗号实施通讯网络诈骗。为此,南京警方梳理了相关的诈骗手法,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上当。
骗局一:利用新媒体卖口罩、收钱后不发货
如果你在微信、QQ 上购买口罩,被对方告知必须先付款,这时你要注意,千万不要上当。
近日,南京市公安局刑侦局反诈中心接到多起类似报警,均是通过 " 假卖口罩 " 进行诈骗:骗子在 QQ 群、微信群中发布售卖口罩的虚假信息,收取费用后将受害人 " 拉黑 " 实施诈骗。骗子的套路比较相似,他们在与受害人谈好交易价格后,会以 " 快递不能货到付款 " 为借口,要求受害人先付款再发货。等受害人付款后,骗子就会假称自己马上安排发货,但是等到再次联系他们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被拉黑了。
骗局二:以 " 向灾区捐款 " 为名实施诈骗
疫情当前,很多市民都热心捐款捐物,骗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在网上实施诈骗。
不法分子冒用红十字会或医院等名义,在微信、QQ 群等平台向用户发送防控新型肺炎 " 献爱心 " 的虚假信息,利用群众同情心骗取 " 善款 "。
针对此类案件,警方提醒,大家捐款捐物一定要核实对方的资质,通过正规的渠道进行捐赠,切莫让自己的爱心善举成为犯罪分子行骗的资本。
骗局三:骗子潜入家长群骗钱
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当下学校 " 停课不停学 "。一些骗子从中看到机会,利用疫情实施诈骗。目前,江苏多地发生骗子冒充老师潜入 QQ 群,以 " 疫情延期开学 " 等理由,要求家长扫码交学费进而诈骗的案件。
2 月 9 日下午,南京市浦口区某中学某班的家长们在班级 QQ 群中,收到 " 老师 " 发布的一个收费通知," 因为疫情影响,接教育部门通知,现开始增收资料费,统一扫二维码付款后截图发群里!" 接着,这个 " 老师 " 发了个二维码,让家长们用微信或支付宝转账,每人 599 元,共七名家长先后被骗。
警方提醒家长们,不管是在微信群还是 QQ 群,收到任何扫码交学费的消息,切勿急于汇款,一定要直接与班主任或校方核实真伪。同时,学校和教师也要加强 QQ 账号的安全维护,必须严格实行实名制,严防不法分子钻空子进入家长 QQ 群,避免造成意外损失。
警方表示,利用疫情的其他几类诈骗大家也务必了解。
火车、机票退改签类。诈骗分子发送机票或火车票改签信息,以退费、发放补偿款为借口,诱导用户点击虚假退票网址,或拨打虚假客服电话,提供银行卡账号密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进而盗取用户银行卡余额。
旅游、酒店、快递退费类。诈骗分子借口旅行合同取消、酒店押金退还、快递滞留补偿或取消邮寄退费等,向用户发送虚假通知信息,诱导用户提供银行卡相关敏感信息,盗取卡内余额。
冒充亲友类。不法分子冒充学校或某公司工作人员,以孩子或某亲属突然高烧,已被隔离医治为由,要求亲属汇缴 " 住院费 " 等,骗取受害人钱财。
售卖虚假特效药类。不法分子谎称有提高身体免疫力的特效药,对预防新冠肺炎有非常好的功效,诱导用户购买,并在钓鱼链接中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导致个人财产被骗。
警方提醒,防骗做到 " 四个一律 "
针对当前利用 " 疫情 " 的网络诈骗,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到:
一律正规
一律要在正规平台或是实体药店购买口罩,千万不要轻信朋友圈里的微商,更不要线下交易,一是很有可能付了钱收不到口罩,二是有可能会收到根本没有防护效果的假冒伪劣口罩,让自己和家人置于危险境地。
购买机票、车票一律通过官方网站、机票代售点等正规途径,避免使用搜索引擎点击到钓鱼票务网站;接到退改签的电话或短信,一律要拨打官方电话核实情况,不要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号码;退款一律要在商家官方平台进行,不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 APP 操作。
一律验证
收到缴纳学费教材费的通知一律与班主任取得联系核实真伪后方可转账。收到亲属感染等信息,一定要与亲属本人等多渠道确认,切勿匆忙打款。
一律拒绝
所有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非官方链接统统关闭。所有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 " 客服 " 电话统统挂断。
一律不信
密切关注官方发布信息,不买特效神药,不信非专业机构信息。强身健体靠锻炼,治疗疾病靠医生。
△警方供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