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20-02-13
深晚报道|龙华区志愿者的抗疫日记:“红马甲”守好社区防疫每道门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积极响应全民战 " 疫 " 号召,龙华团区委、区义工联制定《" 同心战疫 守护龙华 " 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方案》,发布 " 社区联防联控志愿服务参与指引 ",通过 " 深圳志愿 " 平台发布 " 抗疫志愿者招募令 ",成立了 "1+50" 龙华区联防联控志愿服务队,在区和 50 个社区共招募到志愿者 1600 余名。龙华区 " 红马甲 " 纷纷请战,申请加入到社区 " 疫 " 线防控中,为社区守好防疫的 " 每道门 "。

龙华街道 " 菜篮子 " 小胖:先把小区老邻居服务好!

2 月 12 日下午 1 点,红马甲 " 小胖 " 赵发威把刚买回的蔬菜放在景龙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桌上,准备给社区居民贾阿姨送去。据了解,这是龙华街道义工联菜篮子分队骨干 " 小胖 " 给贾阿姨的第 6 次送菜。" 为了实现无接触配送,每天阿姨会把绳索放下来,她会电话告诉我们需要的菜品和生活用品,我们把她需要的东西都‘送’上去 "。小胖赵发威的志愿者抗疫日常,除了服务社区弱势群体购买生活必需品,还承担机动岗为需要替岗的志愿者 " 爱心接力 "、执行社区抗疫检测点的测温登记工作。

这是 24 岁赵发威加入龙华街道义工联的第 7 个年头,由于身材微胖,景龙社区可可沙龙志愿者协会里的 " 同事 " 都称他为 " 小胖 "。疫情发生后,小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平日里他时常惦记的老邻居们,"6、70 岁的叔叔阿姨们,他们是社区里面值得被关注的群体,本身身体不好也有很多基础病,我能做的就是减少他们可能被感染的几率,让他们尽量少出门 "。为了实现他们 "0" 出门,小胖主动承担起菜篮子分队的主要任务,为社区中的弱势群体提供志愿者便民服务。" 一户可能 2 天一次的频率,像已经接近 70 岁的贾阿姨本身患有糖尿病,上次子女从外地寄来药物的快递,我们都主动提出帮她代拿,她已经 15 天没有出过门 "。面对服务对象不同的需求," 小胖 " 总是有求必应。

目前龙华街道每个社区都有 5-10 名的义工联志愿者参与到社区服务,为街道及社区一线抗疫做到实实在在的工作减压。而街道义工联更推出了 3 个比较 " 接地气 " 的志愿者服务来响应龙华区志愿服务队全民战疫号召,分别是 " 菜篮子 " 配送服务、社区联防联控站岗以及 " 爱心接力 " 志愿者替岗。街道义工联负责人桂先生表示," 疫情面前,你先把小区邻居的服务做好,你就做好了(指志愿者服务)"。

观湖街道 " 青年突击队 " 吴晨:青年团员的 " 信心 " 与 " 能力 "

" 我是大年初三开始工作,当时人手非常不足,我一到岗便连续上了三个‘全天班’,每天从早上 9 点一直工作到晚上 12 点。" 观湖街道青年突击队的吴晨介绍道,连做三天后,他休息了两三天,又继续奋战了一周的 " 夜班 ",从下午 4 点到晚上 12 点。" 工作的这 8 个小时里,我们全员不离岗位半步,吃饭是由社区工作站的人帮忙把食物送过来,连上厕所都是轮流过去。" 说到这儿,他忍不住粲然一笑。

据观湖街道义工服务中心负责人李学文介绍,团工委组织的志愿者会在各个社区开展防疫志愿服务,为社区居民宣传科学防疫知识,并协助社区工作人员为居民定点测量体温。

与此同时,街道组织还成立了一批青年突击队,由社区青年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以 90 后为主的年轻、精干力量下沉到一线协助社区开展防疫工作,里面有许多位像吴晨一样的优秀团员奋战在一线。

吴晨描述他的抗疫日常,到岗后第一件事是戴上防护三件套:口罩、手套、护目镜,随后工作人员互相为对方测量体温,确认没有异常状况,便开始了日常工作。对往来人员进行测温、询问、登记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除此之外,还会给居民派发防疫宣传单。" 只有该小区的人员能够通行,其他人员我们一般不予放行。" 这份工作与疫情仅相隔一线,为了不让家人担心,吴晨至今还未与家人透露过他的工作情况。" 只是不想让他们过度操心啦,但其实,我自己对防疫一直都充满了信心。" 他坚定地说道:" 有千千万万奋斗在一线的同事,有无数关心、关怀,并慷慨捐助的爱心市民、暖心企业,我相信这场防疫斗争的胜利指日可待!"

民治街道 " 巾帼英雄 " 潘姐、周姐:面对 " 批评 " 我们理解

随着返工潮的悄然而至,民治街道樟坑社区疫情检测点的 " 工作量 " 多了起来。在这个社区堡垒的战斗前线,就有这么两个 " 巾帼英雄 " ——潘金朋、周顺娇。哪怕受到了个别社区居民 " 不理解 " 的投诉她们也依然坚持报名站岗,只因为一句 " 关键时刻,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 "。

民治街道樟坑社区志愿者分为两班站岗,上午 9 点至下午 1 点以及下午 1 点至 6 点," 一次性只能报 3 天,我会全部报满,有时候甚至是报全天 ",潘金朋描述她的志愿者日常道。" 有几个姐姐年龄比较大,但是她们都还在坚持,我没有理由不坚持。" 与其他一线志愿者的工作日常大致相同,但潘金朋表示也会碰到许多暖心的小故事。" 有热心居民送来口罩指定让我们志愿者签收,还有的志愿者会每天煮好姜茶送过来 ",这些举动都让他们暖心。

同是一个社区工作站的志愿者周顺娇阿姨,接近 60 岁的她每天奔赴 " 战场 ",对她来说," 帮助别人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女儿有时会‘批评’我让我少外出,可是我认为这是在保护我的祖国母亲 "。她表示,虽然会有极少部分居民不理解他们的工作甚至去社区提出 " 批评 ",但是她还是坚定地表示要 " 做到疫情结束 "。

据了解,龙华民治街道团工委在社区建立联防联控志愿服务队,保障社区居民基础检测防疫工作,开展 " 隔离不隔爱,关怀暖人心 " 等送温暖活动,民治街道做好街道、社区防疫工作的 " 一亩三分地 "。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王秋婷

相关标签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